本文目录一览

1,钓鱼有哪些技巧

1、选好钓位常是收获好的关键。常在同一个水域,有的地方上鱼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钩,钓位不当常是原因之一。选好钓位主要凭经验。鱼有鱼道,即其经常的游行路径,栖聚也有自己的习惯。一般地说,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沟、湖泊、河流等等,应选择有水草、芦苇的地方下钩。或在树旁、歪树下、石、桥桩附近垂钓,这些常是鱼儿集聚的地方。人工挖掘的养鱼池一般为方型或长方形。通常说:“长钓腰,方钓角,圆池钓中央”,虽非绝对,但也是经验的总结。事实上,人工养鱼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结鱼群的地方,特别是喂料时间的前后,道理不言自明。 2、选准钓饵。主要指所钓的鱼种最喜欢吃的食物。如鲫鱼之于蚯蚓、红虫,鲤鱼之于玉米面,草鱼之于芦苇芯和蚂蚱,梭鱼之于海蚕,罗非鱼之于小虾等等。市场上现有科学配制的针对不同鱼类爱好的合成饵料也都很有效。但据笔者体会,最易上钩的饵料,莫过于所钓鱼塘经常喂鱼的饵料。用来浸透合以粘性较好的面食,常是鱼群最爱抢食的饵料。总之。垂钓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钓的鱼种与其习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带几种饵料,到时选用。 3.备好钓具。钓具的准备也必须针对所钓场所与鱼种、大小精心选择。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如无条件则应考虑多种可能,适当准备几种不同钓具。 4.练好钓技。包括气候、风向、钓法、各种技巧,可多请教别人,看书籍,但最根本的还是实践。

钓鱼有哪些技巧

2,钓鱼有哪些技巧

传统钓鱼调漂法 一、立漂双钩完整调漂法 立漂双钩完整调漂法兼顾多种选择:①钓浮;②钓"一饵悬浮,一饵沉底";③钓"双饵沉底";④钓沉坠。为此,要调一点,掌握两点,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调钓系的悬浮点。   钓系指双钩挂饵的钓组。   使钓系半水平衡,通过加减坠重,把钓系的悬浮状态调在1目或2目上。所调的目数记作漂点A,称为钓系的悬浮点。   第二步,掌握上饵悬浮点。   短脑线和长脑线钩上的饵分别称为上饵和下饵。  取掉下饵,将挂上饵的钓组投于水,平衡时漂显示的目数称为上饵悬浮点,记为漂点B。该点是上饵悬浮的下限条件(或最低条件),意即钓目超过漂点B上饵必沉底,或者说,上饵不沉底,钓目不会超过漂点B。沉底的含义是,饵(含钩)的部分或全部重浮力差压在了底面上。   第三步,掌握坠子的悬浮点。   坠子的悬浮点记为漂点C。确定该点的精确方法是取掉双钩,将线、漂、坠投入水中,平衡时漂所显示的目数。为此,调漂时勿将脑线系死。漂点C是悬坠的下限条件,钓目超过该点悬坠变成沉底坠:   设钓系的漂点A为1目,漂点B为3目,漂点C为5目;上下钩的距离等2目之长;漂1目的浮力的F。   由漂显示的目数到长脑线钩底的长度称为钓系的水中长度。   以灵敏极限为标准,将水线放长1目,漂上升1目,浮力减小F,于是下饵沉底,压力等于F,   将水线放长到2目,漂显示3目,下饵压底的力为2F,长脑线松弛,继续放长水线,坠子第二次下降,直到即将沉底,两条脑线贴底为止,这里悬坠钓法中"双饵沉底"的极限状态。若再放长水线,坠则沉底,漂显示的目数超过漂点C。   众所周知,钓目离漂点A越近,钓系对鱼讯的反应越灵敏;反之,则越迟钝。因此,底钓中的灵敏度由依次递降。   完整调漂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漂尾的有限长度,最大限度地开发钓系的灵敏度,提供多种钓法选择,以适应鱼情变化。   二、散子漂单钩钓组的调漂法   钩尖挂米粒等小饵或穿细蚯蚓、蛆,是传统的惯用钓法。这种钓法的基本要求是钩沉底而钩尖翘起,以立钩为佳,朝天钩次之,忌卧钩。因此,调漂的侧重点是控制钩的水中状态。使悬浮的立钩缓慢地落到水底,就能保证立钩状态。   在下面的讨论中,将一组散子漂分为浮力漂和观察漂两部分。浮力漂承受钓组的全部重浮力差,垂钓中没入水中。观察漂指示钓点并兼浮力储备,钓浮中承受饵的重浮力差,钓底中平躺于水面。   设单钩钓组的散子漂由五节组成。取两节为观察漂,其余三节为浮力漂。调法如下:使钓组半水平衡,通过加减坠重,调浮力漂平水,平水点记为漂点O。加饵后浮力漂缓慢沉水,若饵过轻不沉水,或饵较重沉水快,则应加减坠重,达到缓慢沉水的要求。上移浮力漂,使漂点O距水面0~3厘米。一般钓灵敏O点贴近水面,钓迟钝O点离水面2~3厘米。底面不平,以凸处O点不出水面为度,而凹处观察漂依然平躺水面。   此种调漂法重在保证立钩状态,利用散子漂浮力的间断性,即漂点O在水线上的升降不会改变漂的浮力,而实现钓灵与钓钝。

钓鱼有哪些技巧

3,钓鱼有哪些技巧

截河道修建的水库大坝附近,陡坡悬岸较多见,因为这些水域水太深,且水质清瘦食物匮乏,所以中下层鱼类较少逗留,因此较少有人在这些水域施钓。其实汛期过后,水位回落时节,只要钓法对路,在这些水域垂钓也是大有可为的。有一种钓法在这些水域专钓草鱼,鳊鱼常能获得丰收,特别是有心钓大鱼的钓友,更能如愿以偿。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天准备青草5千克左右,适当粗细的绳索10米左右和2米左右长各1根,适当大小又容易捆扎得牢固的石头一块。选定钓点后长绳的一端捆扎上石块,然后把短绳在中间用死结缚在石块边的绳索上,使短绳的两头各留1米左右。再把所有青草分成两份,捆扎在短绳子两头。接着把青草沉入3米左右深的水中,最后把长绳的另一端拉紧拴牢在岸边。至此第一次投诱饵的工作完成。 第二天拉上草诱饵查看,视青草受损程度来判断草鱼或鳊鱼的聚窝情况,如果完好无损,根据青草的变质情况可换新草也可原样沉回,如果已有鱼进窝,应把青草数量适当增加到10千克以上,并把青草沉入深度调整至5米左右。这点很重要,据笔者经验,诱窝在3米左右水深中发窝最快,也就是说草鱼从3米左右深度的水层路过最多,但施钓时情况却有所改变,反而在5~6米深度的水层中最易钓到,而且还较易碰上大草鱼。如钓场安静,在较大水域范围内就钓者一人打窝垂钓的话,5~6米深的水层从早晨至傍晚都能上鱼。但是钓场人多,打草窝的窝点也多,人声嘈杂时,白天咬钩的频率会大大下降。这种情况下可安排在黄昏和清晨垂钓,也可夜钓,夜钓可把诱饵上提一些,钓4米深即可。总之要针对野生草鱼贪食、食量大又胆小谨慎怕惊扰的习性,灵活掌握下钓的深度和时间。 钓具使用一副硬调手海两用竿或海竿即可。钓竿不宜太长,4米左右足够,配0.4毫米渔线100米以上,14号左右丸世钩2~3枚,上下钩距约30厘米。绑钩脑线也用0.4毫米长10厘米左右,钩下坠6~10克为宜。坠悬挂在下钩下面约20厘米,长约10厘米左右活动坚漂一枚,在主线上用太空豆来调整和控制垂钓深度。垂钓时漂身入水6厘米左右为佳,钓饵使用陆生百节草嫩头,每钩装草头一至二个,装钩时把钩尖扎进嫩草头梗部即可,钩弯钩柄外露无妨。 垂钓时把诱饵拉上来换上新鲜草料3~5千克即可,然后沉入6米深度。垂钓的水线调为5.5米,也就是钓饵必须处在诱饵草捆的前方和上方,这点要掌握好。捆扎诱饵时可在诱饵草料中裹进一些白色塑料泡沫碎粒。鱼在窝里拉动诱饵时泡沫塑料碎粒会断断续续地冒出水面,有时鱼还没咬钩,陆续上浮的泡沫颗粒就使人突突地心跳不已,既可提醒垂钓者进入状态,又增添了许多情趣。较大的草鱼咬钩时浮漂的反应多为原地上下颤动二三下然后突一下往上平翻在水面,这时用腕力一顿即可把鱼钩牢,钓者须预先将曳力调至松紧适度,以免被上钩的大鱼弄得措手不及。也有浮漂颤动几下接着就黑漂的,也是提竿良机。有时浮漂连续颤动,既不黑漂也不平翻,多是鳊鱼所为,提竿也能中鱼。大水域的野生大草鱼逃窜的力度极大,野性十足,上钩瞬间第一次冲窜就窜出数十米的常见。若在此时发生出线故障,会瞬间发生折钩断线的险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还会使垂钓者站立不稳造成不安全,因此钓者要集中注意力,保证钓具性能良好。使用叉齿式绕线轮的,要把每一圈线都正确地绕在线槽上,避免绕线出轨。大鱼上钩的瞬间要稳定情绪,沉着应对,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每一脚都要踏实踏稳。在大草鱼第一次冲出较远时,不必急于拉回,此时是垂钓者转移位子的有利时机,应视大鱼的逃窜方向及时离开钓点,尽可能把大鱼引领至远离钓点的水域,要注意把大鱼彻底遛乏再抄鱼上岸。抄网应准备长1米,口径60厘米左右的,网眼宜稍大,以减少抄鱼时的阻力。大鱼上岸后要抓紧时间及时养护,特别是酷热的夏天。 此钓法钓点水深岸陡,不识水性不会游泳的钓友,还有老年钓友为安全考虑不宜选用。垂钓者在钓前选定钓点时最好带上锄头事先把钓位开凿挖掘平整一番。向两边行走的小路也要开挖好。有条件的还可在钓位上搭起帐篷,既能防晒纳凉,又能避风雨,还能睡觉休息。 该钓法虽然钓点水很深,但投饵看漂离岸近在咫尺,钓者所有动作都宜轻,还要注意人身隐蔽,尽量少走动,为多上鱼创造条件,过足钓瘾。

钓鱼有哪些技巧


文章TAG:钓鱼的三个技巧钓鱼  三个  技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