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水粉画教程视频,有没有水粉画入门的视频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4-03 19:34:36
1,有没有水粉画入门的视频
http://www.baidu.com/baidu?word=%E6%B0%B4%E7%B2%89%E7%94%BB%E5%85%A5%E9%97%A8%E7%9A%84%E8%A7%86%E9%A2%91&se=360se_9_dg&ie=utf-8其实网上有很多水粉画入门的视频,你可以搜一下的,我有郭振山的水粉静物的视频,看是不是你想要的内容:http://www.56.com/u11/v_NDA2NDkzNDk.html
2,水粉画入门
你好 其实做好每一件事都有一个过程,也许很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自然而然会顺手的.以前我刚开始画水粉的时候,也觉得很痛苦,很绝望,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希望你也要坚持下来.坚持最重要,画画是个漫长的过程.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就会成功. 和素描一样,注意整体意识,用立体的,联系的眼光去看待那一组静物,切忌不要画的孤立.注意协调整体,不能让一个物体从整个画面中孤立出来. 色感也是可以培养的.注意一定要仔细观察,仔细观察色彩之间那种丰富暧昧的微妙变化,没必要刻意去调颜色,只要大致的色相对就行了.记住色调一定要和谐. 画色彩的时候,注意四大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画的时候一定要同时考虑四大对比.记住,多看,多想,多画,那样才会提高. 画画就是在画对比,没有对比,一切都是空谈. 画面中不要处处都用艳色调,不然整个画面就显得很火. 环境色是环境对于静物的影响,通过反光体现出来.所以不能忽视. 固有色是静物本身的颜色.主色调是整个画面占有的大部分色调. 互补色就是红色对绿色,蓝色对橙色,黄色对紫色. 切记颜色不能太花,太脏,太粉,尤其是你在画水果的时候,一定不要画脏,记住,水果是所有静物中纯度最高的.几大笔解决一个苹果,画画最重要的是概括,就算有细节,细节也是要服从于整体的. 如果画不好水果,就这样,暗部小面积,亮部大面积,中间洒脱地甩两笔过渡就行了. 最鲜艳的色彩在明暗交界线周围. 如果你觉得画面太灰,你可以把明暗加强,夸张一些. 画背景的时候不能画太实际,尽量虚化,毕竟背景是用来衬托静物的. 画罐子的时候你重点刻画瓶口,那样罐子就出来了. 画面一定要有主次,不能画得面面俱到. 实在没感觉你可以临摩一下范画,找找感觉.看看别人是怎么调色的. 画的时候希望你大胆放松地去画,不要有任何畏惧.多加练习. 世界上的好画都是用大笔搓出来的,没有小笔会搓出来好画,一个大笔挥洒下去,用的好的话,有许多细节.所以希望你用大笔去画. 以上都是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会详细解答. 至于你说的铺大色调,和素描中的铺大关系是同样的道理.铺大色调的时候,不要去在意太多的细节,先整体后局部,和素描是一样的道理.铺大关系的时候,把一幅画整体的色调,空间关系,透视关系,色彩的大对比画出来.建议你在铺大关系的时候用大笔大胆地去画.深入的时候,你再仔细观察,把色彩之间那种丰富暧昧的微妙变化画出来.
3,水粉如何入门怎么画好注意点
结构素描应该学的不错吧?
这样就有了对体积的塑造能力了,然后就看你的色彩感觉如何~~
你可以多看些色彩书,无论是色彩明快的(王磊) 或者是调子稳重(央美,列兵)你要注意看色彩的调和是干是湿,抑或是什么样色,尤其是在暗部的颜色,这样来增加你的眼光~
手头功夫,呵呵 要自己累计了 要适合自己的画法,例如你喜欢干些的, 还是像国画 水彩那样的渲染都可以~~
说的差不多了 这些是让你平常注意的 把这些思想融进画是最重要的
还有就是把写生和临摹结合着学色彩 速读快~~抑或着对色彩画的郁闷时临些会增加你的信心的 呵呵~对比色: 红---绿 黄---紫 蓝---橙 以上三组颜色既是对比色又是互补色,在色彩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三组色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过纯的,颜色去作画(不加以调和的对比色),否则画面会出现“火”的现象,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大红大绿”----特别俗气。漂亮的颜色是在灰色调之中的微妙变化和对比,对比色应该统一在一个画面的整体色调中,所有的对比运用都不能超过整体。即在整体之中求变化(画面的统一性)。 黄+蓝=绿 红+蓝=紫 红+黄=橙 红+蓝+黄=黑(灰) 白色和黑色都是灰色,白色是灰色之中较纯较亮的颜色,而黑色则是较暗的较脏的灰色 浅谈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以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色名对比。 除了色感偏移之外, 对比的两色, 有时会发生互相色渗的现象, 而影响相隔界线的视觉效果, 当对比的两色, 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 对比的效果越明显, 两色越接近补色, 对比效果越强烈。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明度对比 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补色对比 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视觉的残像现象明显)。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答案补充 环境色及色彩的冷暖色彩的互相关联性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对物体色彩的关联性的高度概括。在色彩画中环境色的影响应该得到夸和肯定,众所周知,物体的色彩是靠光来表现的,有光才有色彩,没有光线则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黑暗。色彩是受光的影响才出现的。光会照射在一个物体上,也会照射在另外一个物体上,那么照射在这个物体上的光线反射到靠近它的另外一个物体上去,另外的那个物体上就有了这个物体上的颜色。这就是环境色。即物体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光源下所处的一个环境对它的影响的颜色,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么夸张环境色和对比色,最重要的是不可以让观众感觉到已经改变了物体所固有的颜色。这才是好的环境色处理。 可以想象,不同的光源对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光源下物体的色彩也是不同的,这就牵扯到了一个冷暖的问题,一般来说,自然光下,在室内的物体通常是暗部暖亮部冷,这是受光源影响而出现的现象,为什么呢?光源是冷的,光源照射在亮部,那么物体的亮部自然就是冷的了。通过色彩的对比知识我们知道,亮部冷,那么暗部就只有比亮部暖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室内的物体是暗部暖的原因。答案补充 在一幅好的色彩作业中我们可以发现,除对比色的运用以外,往往还有鲜灰对比和明暗对比,即近处的物体色彩鲜艳,远处的物体要灰一点,靠光源近的物体要亮一点,靠光源远的物体要暗一点。方能拉开空间,表达出体积的感觉。有很多时候有的人在看画的时候会说:“这里哪来这么一笔颜色呢?”“我怎么看不出来有这笔颜色呢?”这就是没有用对比的眼光去看色彩,举个例子,一块红色的衬布放在一块白色衬布上,那么我在处理白色衬布的色彩上肯定会 加入一定量的绿色,至少靠近红布的位置应该有,而不是大量”为了衔接”而出现的红色.这样的色彩才会漂亮,最后出现的效果才会不”平”,画面才能有色彩。 白色的问题答案补充 粉 很多人说画面的粉就是因为白色加的太多,这是对的,前面我已经讲到了光的作用,物体的光感就是靠白色表现的,在水粉画中,白粉就是光,所以一定要敢于加白,但是是不是整个画面都加白,或者白粉越多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物体的暗部是不能加粉的,如果把大量的白加在了暗部,那么 这就叫做“粉”了如果你想在画面中得到强烈的光感,只有把白加在恰当的位置,而不是整个画面乱涂一气 .总而言之,要想画好色彩,只有充分运用对比与光影的表现,多去观察,多去比较,多按正确的方法去作画而不是走歪门斜道(譬如抠局部,用脏色起稿等)。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缩短通往高等美术院校的艰难训练路!
4,如何画水粉
【水粉画的技法】
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水粉有一部分是靠自己的色彩感觉,也还需要自己的努力啊,要想画好水粉画,可以临摹一些自己喜欢的,看看别人画时用得笔触,找一种自己喜欢的,在临摹时还要看看他的构图,水粉构图也很重要,整个画面的色彩关系调整好,相信只要努力绘画好的啊
5,水粉怎么画啊
用淡淡的纯色画出轮廓,然后铺大体色,明暗交接交代详细点,在开始塑造。水粉不用画太多层,凭感觉去画 亮的提亮。不会调色就千万别乱调,别弄脏画面。画水粉画要追求色调配合,画面的明亮.调颜料时一定要干净,切勿多种颜料调在一起,调颜料的纯度还要高点.铺色的时候要一次性铺完,等画面略干时在加上投影.暗面和亮面.一层一层的铺是一种错误的画法,那样会让画面翻底,其画面效果很难看.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调色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水的使用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白色的使用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用笔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衔接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覆盖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6,怎么用水粉颜料画画
以用水粉画星空为例,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用铅笔画出山,如下图所示。2、接下来,用大笔蘸取普蓝色,如下图所示。3、然后,用水渲染开,如下图所示。4、接着,蘸上紫色,就像婴儿车的台阶一样,蘸上它,轻轻地染上。《星空图》无需自始至终换笔或洗笔,浸钴蓝,位置如上图所示。5、然后,两种颜色交界处的蓝色天空,正在渲染。如图所示,蘸上柠檬黄,用水打底,如下图所示。6、接下来,使用浅蓝色(即白色加上天蓝色)在山附近绘制,然后使用天蓝色与上述颜色过渡,把山漆成黑色,在阳光灿烂的地方涂上浅橙色。大效果已经完成了,就像明亮的星星一样,如下图所示。7、最后,涂上白漆,适当加水,星星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深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白色,黑色,褐色,赭石,青莲,紫罗兰,紫红,玫瑰红,橘红,土红,大红,朱红,深红,橘黄,深黄,中黄,土黄,柠檬黄,淡黄,黄绿,橄榄绿,浅绿,草绿,中绿,翠绿,深绿,墨绿,蓝绿,普蓝,天蓝,湖蓝,钴蓝,群青,芽黄,豆沙绿,豆沙红,芽黄灰,月灰,粉色,灰色,中灰,肉色,桃红你有绘画基础吗 如果有的话 很简单 首先要把24种颜料分别倒入颜料盒一整幅画的话 先用铅笔打好稿 然后用深颜色颜料(比如熟褐或普蓝)将画面阴影和颜色重的地方大略上色 此步骤 颜料少水较多然后最后你还是买本初学水粉书比较好 对照书上的步骤学着临摹 很简单的起稿 静物写生起稿一般要求先用铅笔或炭笔入手,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起稿不仅是打轮廓,而且有构图的任务,动笔前应该在胸中酝酿成熟。因此,要耐心地反复推敲物体之间的关系、大小比例、空间位置、形体结构等等。起稿不仅是解决形的问题,而且是对画面整体性、空间关系、构图布局的全局把握,以便着色时始终保持画面的完整性。起稿时对形的塑造要力求准确,画出大的体面关系,为下面的几个步骤大好基础。形未起好就急于着色往往容易造成来回涂抹,甚至不堪收拾的后果。对初学者来说,严格的起稿是画好作品的重要前提。 用色彩定形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物象的形体结构,使画面整体统一,层次分明。其要求与铅笔稿略同,也可以在这一步画出物体主要的明暗关系,最好选用一种颜色定形,使画面保持统一,以便于下一步着色。 定形的色以由薄到厚为宜。薄了便于修改,比较肯定的地方,色彩可以稍厚一些及明快一些。在这一步不仅要观察物体的色彩关系,也要考虑形体的塑造,这一步不仅是解决轮廓和形的问题,还要推敲色彩的整体关系和主次关系,这一步处理的适当与否将影响下面步骤深入地色彩表现。所以,这一步常被称为深入表现前的准备阶段,其目的在于着色时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着色 水粉画由于颜料性能的特点,覆盖力较强且易修改,因而着色比水彩较为随意。水粉画在着色顺序上亦不像水彩画那样严格,可以从背景画起,也可以从主要物体画起,既可以从暗部画到亮部,也可以从亮部向暗部画,有时亦可以从中间调子开始,然后向两级发展。。。。。。。方法之多,不一一举例,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画面的需求来选择。具体作画时应根据每一幅画不同的目的要求,灵活选用,不应硬性规定某种方法,也不应死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水粉画常用的几种着色顺序如下: 1、从亮部开始----中间色调----暗部 2、从中间色调开始----向两级(明、暗部)过渡 3、从暗部开始-----中间色调-----亮部 从亮部画起,接近水彩画法(水彩亦不绝对按此法进行),此法一般不多采用,个别地方偶尔用之,故不作介绍。 从暗部开始,对初学水粉画者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因为是从暗部开始入手易把握明暗交界及大的体块结构,不易走形。初学者可以参考素描的作画步骤,再针对具体对象的色彩关系去进行表现。 中间调子领域最宽,变化微妙丰富。从中间调子开始,便于把握整体的色彩关系,可首先着眼于对象的基本色彩倾向,画出总的或第一感受,然后再两级渐步过渡,深入完成。 水粉画的暗部较难处理与表现的,画得太暗、太死、太粉都会影响整体效果。一幅画的暗部不仅要暗到适度,还要透明,既要含蓄又要有内容,即统一又要有变化。因而,暗部都采用薄画法,用色要含蓄些,其明暗冷暖要与环境、背景、投影联系起来。物体的暗部色彩,在正常环境中一般略偏暖,而投影则略偏冷。绝不能将物体的暗部画得死黑一团,一点色彩倾向都没有。一幅画色彩最丰富的地方往往在暗面,暗面画好了,画亮面比较轻松,反之,暗面画不好,即使亮面色彩画准了,这幅画看上去还是不对头。应该对物体暗面的色彩下功夫去研究认识,掌握环境色变化的规律,这是画好水粉画及其他色彩画的关键。 整体观察、局部入手 整体关系的建立是完成作品的保障,没有整体的观察,任何表现形式均无法施展。 由于水粉画具有深入表现物象的优点,很容易使初学者对某个局部或其他细节产生下去而不顾大的整体关系。这里要特别强调在作画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整体意识,要将整体观察及整体表现贯彻在作画的始终。 但在具体作画的过程中,要深入刻画,就避免了出现失去整体效果的现象,这是因为绘画总是要从某一局部开始,而深入刻画也是从局部入手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在局部的表现时注意将其不断地与周围联系起来,与其他物象、背景等反复比较。当个别物象的色彩寒暖、明暗超过了自身应有的位置和比重时,那就会破坏画面的整体关系。因此,在写生时,若有把握可画十成,就一次完成。如果没有把握,则只可画到八九成,待画面色彩铺完,然后再从整体的角度去调整,加强没有画足的地方,消弱画过头的地方。调整是任何绘画都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实也就是调整画面的整体关系,使之达到既有生动深入的局部内容,又有协调完美的整体效果。调整不只是在最后阶段,而是贯穿于作画的全过程,使画面始终保持多样统一完整丰富的艺术效果。对于初学者,宁可在局部表现上稍差一点,但绝不能丧失整体关系。整体的色彩关系掌握不好,往往是影响初学者提高的最大障碍。 从薄到厚、由虚到实 从薄到厚完成画面是水粉画写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水粉画技法中无处不体现这一点,水粉画颜料虽然覆盖力较强,可以重叠加色,但反复叠加画得过厚,不仅难于修改且易干裂脱离。因此在作画时应从薄开始,然后随刻画的深入及表现对象的需求而逐渐加厚,有些地方宁薄勿厚,如:暗面、阴影、远处、虚处等。薄画法可吸取色彩的湿接法处理,厚画法则可采用油画的并置法或叠加法。水粉画的作画过程,应该是反复比较,认真观察的过程。无论明与暗、寒与暖、远与进、虚与实、整体与局部、对比与协调等诸多因素如何复杂,都要同时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均以各自的特点存在,并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不清楚亮面寒到什么程度,也就无法表现暗部暖到什么程度,画面没有相应的虚,实的部分自然也就反衬不出,其他因素无不如此。仅用一种因素或用片面的方法去观察物象,表现物象也只能是片面的独立的。这都是应该加以克服的。找个老师教你呵,这个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搜视频看嘛。。。。。。
7,用水粉画颜色过渡的技巧
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1、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2、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3、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扩展资料:水粉画渐变色技巧1、将纸面涂水打湿,趁湿依次涂以不同的颜料,借助水分的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渗化,形成自然过渡。 2、在已平涂好的色底上,趁湿用蘸有另一种颜色的画笔从一个边缘开始与底色相混合,并逐步向对面方向移动,直到混合均匀。 3、用板刷(或画笔)笔锋的两端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一笔下去,两色交融,变化自然。此种方法常用于表现花瓣、水果上颜色过渡。 4、阶梯式渐变:在调色板上调好两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色阶,按顺序依次排列笔触,形成渐变系列过渡。所谓干画法的多层着色,大体上属于这种方法。 5、空间混合式渐变:两种颜色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互排列,通过疏密多寡的变化利用空间混合的视觉原则,造成渐变的效果。点彩画法及喷绘中的混色法,大都属于此种类型。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水粉画我会画,花瓣里面是深色的,你在心里大致把一瓣花瓣分成四分样子,在里面,先涂上深色,然后加一点淡色涂在第二层,逐渐加入淡色,慢慢过渡,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是从红到黄 我自己是在红里加它的补色 然后加黄色系的 从橘红 看情况加到淡黄 芽黄 加白都可以 每个人的色觉都不一样 调颜色还得看感觉 我是学画画的时间不长 这是我自己的方法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艺术表现的方法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每个艺术家成长的过程进行分析,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无法乃至法,对于技巧娴熟,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数笔似漫不经心地随意涂抹,然笔笔皆合法度,妙趣横生。有欣赏能力的人不难看出,这种漫不经心与不负责任的胡涂乱抹有着本质的区别。欲无法,必先有法,最大的表现自由产生于严格的基础训练之中。 一张水粉画无论其形式结构多么复杂,其色彩变幻多么使人眼花缭乱,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大都可以找到运用技法的踪迹。研究为了应用,下面我们从构成画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入手,进一步探求相应的表现技法。 1.平涂 在大面积的底子上均匀地涂布颜色是绘制宣传画、装饰画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在写生中,也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法。平涂看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怎样才能把颜色涂得匀呢?第一要把颜色一次调足,第二要稀稠合适,第三要尽量使用大些的笔(涂大面积可使用板刷)有秩序地涂抹,用力要均匀,使笔笔衔接不留痕迹。如将画板侧立保持一定倾斜,使颜料微微流动,则更有利使笔触融合。 2.渐变 由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缓慢的过渡推移称之谓渐变。自然界中的许多色彩,如天空的霞色、水果的表皮、球体的明暗等,都有明显的渐变特征。绘画中的渐变,可分为明度渐变、色相渐变、纯度渐变及包含多种因素的复合渐变。 表现渐变的方法很多,例如: ①将纸面涂水打湿,趁湿依次涂以不同的颜料,借助水分的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渗化,形成自然过渡。 ②在已平涂好的色底上,趁湿用蘸有另一种颜色的画笔从一个边缘开始与底色相混合,并逐步向对面方向移动,直到混合均匀。 ③用板刷(或画笔)笔锋的两端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一笔下去,两色交融,变化自然。此种方法常用于表现花瓣、水果上颜色过渡。 ④阶梯式渐变:在调色板上调好两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色阶,按顺序依次排列笔触,形成渐变系列过渡。所谓干画法的多层着色,大体上属于这种方法。 ⑤空间混合式渐变:两种颜色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互排列,通过疏密多寡的变化利用空间混合的视觉原则,造成渐变的效果。点彩画法及喷绘中的混色法,大都属于此种类型。 3.叠色 在第一遍颜色干后叠加第二遍、第三遍色,是水粉画中常用的方法,叠色方法有两种情况:使用浓厚的颜料将某一部分底色覆盖或以稀的半透明色层罩染,各有不同的效果。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都要动作敏捷,下笔力求准确,以避免将底色搅起,使用丙烯颜料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严格说来,颜料的透明性是相对的,当然这与所用颜料的性质有关、与涂色的厚薄及浓度也有关系。此外有些颜料的渗透力很强,如玫瑰红、桃红、青莲等。即使涂以很浓的其他颜色也很难覆盖,因此,应尽量避免用这类颜色作底色。 4.刮色 在着色未干时用竹片、画刀等刮去部分颜料,局部露出底色或白纸,刮出的痕可以是点、线、面。多用于表现树的枝干、绳索、岩石、瀑布等。但一般不宜多用。 5.擦洗 用洗净的笔或海绵等擦去已涂好的部分颜色,不仅是为了修改失误,它也可以作为水粉画的表现技法之一。擦洗出的笔触柔和细腻,宜用于表现花朵、花瓣、人体等,或用以削减某些色彩边缘的生硬对比。 6.对印 当颜料涂好后,趁湿时用另一张画纸,或塑料薄膜,贴紧,将纸揭开,即吸掉部分颜料,拉出带有自然肌理的花纹。用这种办法处理画面的背景显得更生动自然,别有情趣,有时对印本身就可能成为很有情趣的画面。 7.水渍利用 水粉画是离不开水的。水不仅仅是被用来作为颜料的稀释剂,事实证明,利用得当同样可以作为艺术表现的媒介。在当代水粉画佳作中不乏这样的行例。 例如,在未干的色底上滴注或喷洒水滴,或稀薄颜料,自然形成各种点状斑纹,加强雨天、雪天的朦胧气氛,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也有的在作画时,施以少量酒精、精盐等辅助材料以促水流动和蒸发,使画面产生各种流动花纹和肌理效果。应该是用基本色加上你要过渡的颜色,有少量一直加量。例如从红到黄,应该在调色盘上先取一点正红,然后加一点点黄变成橘红,然后黄色再加量依次变成橙红,橘黄,橙黄,黄色(水分原料一般最黄的是柠檬黄)。当然水粉的好处是你可以适当把笔沾多点水后画到颜色与颜色的交接处可以看起来更自然,俺以前就是这样画画的1把物体想想成块面。2先用最基本的色彩把大关系定下来。3过渡色越多你的画面色彩丰富度就越高。4在一个颜色和另一个颜色之间的颜色,可以用两种颜色混合画在中间。
文章TAG:
初学水粉画教程视频初学 水粉画 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