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之神作者是谁,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胡令能是哪个朝代的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1-23 20:42:59
1,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胡令能是哪个朝代的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隐居圃田(福建省莆田县)。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前两句叙述《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
2,宋诗江上
江上赏析 董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待汝成阴系钓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待汝成阴系钓舟”,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对柳树长大的期盼和等待。(4分,答出两种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4分,两种“感情”各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江上》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析】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因此他的一生很可能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待汝成阴系钓舟”一句可谓石破天惊,神来之笔,出人意表。千百年来,诗人们的笔下,“柳”总与“别”相关,诗人在这里却不落窠臼,另翻新意,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运思既妙,立意也高,字面上并不曾诉说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而读者却能心领神会,这就比明白道出显得更动人、更隽永。著一“系”字,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颖而贴切。
3,梦枕貘 日文简介
梦枕 獏(ゆめまくら ばく、1951年1月1日 - )は、神奈川県小田原市生まれの日本の小说家、エッセイスト、写真家。本名は米山 峰夫(よねやま みねお)。神奈川県立山北高校、东海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科卒业。10歳から小说家を志し、大学卒业後は编集者をしながら作家活动と考えていたが、就职に失败してしまい山小屋で働く。作品については本人曰く、「エロスとバイオレンスとオカルトの作家」で、密教的要素を散りばめたエログロの伝奇バイオレンスや、ひたすら男たちが肉弾戦を演じる本格格闘小说を得意とする。しかしながら商业デビュー直後はそのような得意ジャンル一本枪では无く、集英社コバルト文库他で少女向け小说やジュヴナイル?ノベルなども执笔した。安倍晴明を主役とした『阴阳师』シリーズは、近年の晴明ブームのきっかけとなった。また漫画の原作となった作品も数多く、中でも『饿狼伝』は谷口ジロー、板垣恵介、『阴阳师』は冈野玲子、『荒野に獣恸哭す』は伊藤势という実力派によって漫画化された。中でも「サイコダイバー?シリーズ」は手を変え、作者を変え、几度も漫画化されており、アニメ化もされている人気作品である。梦枕自身も漫画マニアであり、テレビ番组『BSマンガ夜话』の准レギュラーでもある。旅行や钓りが趣味で、ヒマラヤ登山や、玄奘三蔵の歩んだ道を追体験するルート、アラスカの原野纪行などのハードな冒険にも挑んでいる。ヒマラヤ登山を扱った著作に、『神々の山岭』がある。钓りに関しては、「川の学校」で讲师を务める等造诣も深い、中でも鮎钓りに热中しておりチンチン钓り(饵钓り)を得意としていて解禁日ともなると执笔意欲が削がれるほど鮎に焦がれてしまう。本人は格闘技経験は无いものの、热心なプロレス?格闘技ファンであり、その方面の著作も多数存在する。『空手道ビジネスマンクラス练马支部』では、格闘技経験のない中年男性が武道に出会い、体験する様をリアルに描写するためにモデルとなった大道塾に一日入门し、倒れるまで稽古に参加した。プロレス业界では、『関节技の鬼』の异名をとる藤原喜明に実际に数十の関节技をかけてもらうなど(本人いわく『自杀志愿者でもあの痛みからは逃れようとするだろう(大意)』)、リアリズムの追求のための体当たりな取材には人気が高い。また、K-1の提唱者のうちの一人でもある。オウムガイなどに代表される「螺旋」をモチーフにした作品も多く発表している。数々の作品を手がけるが、复数のシリーズを平行して执笔しており、一部の中编(単行本一册程度)を除き现在までに完结した长编小说は少ない。これは短い话の予定で始めたシリーズの构想がふくらんで长期化したり、さらに新たなシリーズを始めたりするためである。また雑志の都合による休载作品もある。本人いわく、残りの人生(寿命)を逆算しても书き上げる事が出来るかどうか不安な程の构想を抱えていた。そのため2008年に刊行された『キマイラ』新版の序文において、「一作书き上げたら次の一作を书く」执笔方式にシフトし、2011年までに『キマイラ』と『饿狼伝』、及び『阴阳师』以外のシリーズ连载を全て终了させるという构想を语った。别名义でも作品を発表している。
4,有一首诗是读3年级老师教的是胡令能写的请把它发过来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词句注释 1.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2. 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3. 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作品鉴赏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创作背景编辑《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作品鉴赏编辑《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2]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作者简介编辑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胡令能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7]
5,于晴的资料
001痴心只是难懂+034追夫狂想
003到处是秘密
008及时行乐
015断指娘子
016是非分不清
007花呆
009+010家佛请进门 上下 (暗夜紫苏定)
011聂十郎+019戏潮女+026追月+027凤求凰+033妾心璇玑+037探花郎+018阎王且留人+041愿者上钓(暗夜紫苏定)
013浪龙戏凤
014没心没妒 (烂训猪定)
022宿命+040挽泪
024独倾君心
025非君莫属+030吉祥娘+036情意迟迟+038天官赐福(喜龙套系列)
028笑闹风云+042只想和你玩亲亲+046情惑那西色斯(神偷系列)
031原来是你
032金锁姻缘+035乞儿弄蝶
039顽石也点头
043相公,爱我吗
048龙的新娘于晴,本名范静郁,生于1973 yucing@hotmail.com
于晴作品
红苹果之恋 金锁姻缘 乞儿弄蝶
假如我给你我的心 触不到的爱 嗨!偷心俏佳人
亲密宝贝 为你收藏片片真心 龙的新娘
妾心璇玑 戏潮女 只想跟你玩亲亲
唯心而已 浪龙戏凤 蝴蝶笨婢
当男人遇上女人 追夫狂想 爱烙印在心头
阿宝公主 宿命 原来是你
挽泪 我依然恋你如昔 吉祥娘
探花郎 相公,爱我吗? 情惑那西色斯
凤求凰 亲亲我的爱 银兔姑娘
笑闹风云 独倾君心 请不要把眼光离开
情意迟迟 顽石也点头 非君莫属
参考资料: 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kw=%D3%DA%C7%E7&rs2=0&myselectvalue=1&word=%D3%DA%C7%E7&tb=on笔名:于晴(本名:范静郁)
绰名:于小胖
出生年月:1973年3月 出生地:台湾台北市
出道时间:1993年2月起效力于万盛旗下,展开其写作生涯。
年龄:让我们这样说好了——我的年纪在目前的台湾言情小说作者里属中上年纪,但绝对有人比我稍微老一点。当我混在年纪比我小的朋友堆里,人家喊我一声妹妹,屡试不爽。
星座:两条鱼,是那种所有缺点都集中在我身上的那两条鱼。
个性:温和有礼,心怀慈悲,不轻易发怒,是善良到像天使一样的好人,绝对看不见这个好人做坏事。(原因:因为很容易得到现世报,所以乖乖扣上道德錬。)
嗜好:我...是一个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嗜好有限,但千万不要让我迷,一旦栽下去,我的作品要问世就遥遥无期。写情惑那西色斯时,就曾吃过这样的苦头。
专长:让我再想想...想想...
偶像:我...是一个没有偶像狂热的人,所以被骂作悲哀的人。(你们谁要介绍一个给我?)
当作家的感想:神啊,请再多给我一点点时间。
对读者的感想:&谢谢。
最满意的作品:该怎么说呢?孩子总是下一个好,所以老么最受宠。
最喜欢的人:谦虚、表里如一、合我胃口就好。
最讨厌的人:自大、只会说漂亮话、不给人留馀地、假道德、咄咄逼人、自以为是。
最爱的饮料:可乐,我为你疯狂,唉,真悲哀。
最爱的角色:当然是美少年啊!不要误会,不是恋童癖,是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美美又好看的少年。我迷恋这种男孩,所以被人喊变态。
最喜欢写的角色:配角。一些很奇怪的配角。
很严重的毛病:呼吁大家,凡是跟我见过一面的朋友们,请记得,如果你在路上看见我,请千万主动跟我打招呼,因为我认脸得要认上好几回才记得下来。
最喜欢的言情小说:太多太多了,我是个对作者没有节操的人,所以请众位作者原谅我的心分给好多好多人。
座右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口头禅:??,不定时的换,不过还是不要搬上台面的好,免得破坏你们对我的印象。
最常做的事:思考。至于思考什么...请让我再想想。
遇到挫折的反应:好吧,如果你连这种小关卡都过不了,将来遇到大的挫折时怎么办?
最被人崇拜的一件事:我是一个以睡觉成传奇的女人。
出没地点:家里
于晴吧 快雪时 ps:这个个人介绍来自很久以前(99年)的(于晴の秘密)的小册子,虽然早是早了点,但绝对有90%的人没有见过(因为它既来自商业书,也没有在网站上出现过)。所以大家也不妨把它当成新鲜的看。里面的内容绝对是货真价实,如果大家觉得与现在于大的语气有微小的差别,也不要太在意~~因为每个时期人的想法难免有所不同。我也有增加一点小补充,小补充的定义就是:小到不能再小的补充,保证是于迷都知道的那方面。(只是为了这个介绍看上去更有完整性)
6,潘阆生平
潘阆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潘阆(?—1009)字逍遥,又号逍遥子,大名 ( 今河北大名) 人。至道元年( 995),赐进士及 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 任滁州参军。大中祥符二年卒。事迹见于《咸淳临安 志》卷六五、卷九三。工诗。有《逍遥集》一卷, 《逍遥词》一卷。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 尽日凭阑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 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 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 思入水云寒。 此词是作者回忆杭州西湖旖旎风光之词。全词情 景交融,先写西湖光景,后写忆者之情。词中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并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选景高 洁,情调闲雅,用笔淡炼,纯用白描,艺术手法甚为 高超。 上片首句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 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 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今日的不懈 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 阑楼上”是词中熟语,极难出新意,然而用在这里, 在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 无遗。“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 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 位置, 有悠然自在、不扰不喧的意思。 过片两句,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上句写声, “ 依约”是隐约、听不分明的意思,摹笛声渺茫幽 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 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 快,颇具情味,在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 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 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 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 的念头。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 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潘逍遥狂逸不羁,往 往有出尘之语。”此语从此词中,可见斑。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山, 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旧曾游, 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 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 终是欠峰峦! 此词以含蓄委婉的笔触,交替使用白描、绘神、 想象、反衬等多种手法,回忆了杭州西山胜景,抒写 了作者对西湖周围胜地的深挚眷恋。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第 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 一切风景点。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在展现了广阔的背 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 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以上两句是全篇中唯 一正面写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标明地点方位和说明旧 日曾经亲游,至于这里的风景到底怎样美好,作者却 不直说。这样写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他们有可能填 补出比任何笔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来, 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上片结尾一句意思是说在这里 游憩,即使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如果说 前两句写景只点出景在哪里,是使用了艺术的拙笔的 话,那么这一句在无边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态 的神韵,则使用了艺术的巧笔。 过片两句是想象。冷泉亭左侧有呼猿洞,相传晋 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这两句虚事实写,更添了 西山灵气。从内容上看,作者在这两句中似乎还在通 过白猿的长啸而去,怀念杳无踪迹的慧理,然后再通 过对慧理的追缅,遥寄自己许身湖山、与猿为侣的愿 望。结拍两句,意思是说:别后因为甚思西山而不可 得,只好找来西山的画图频频观看,但那上面终究找 不出真山峰的美质来。这里用图画作为反衬,西山的 灵姿秀气因此更为突出了。“欠峰峦”,指缺少峰 峦,实际上是说没有好的峰峦。“画图”,别本作 “画阑”(“阑”同“栏”),说在诗人所处的地方 多次凭阑而望,终是看不到西山那些优美的山峰。这 样当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图画更美丽这层意思。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 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这首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江 潮涌的壮美风光。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 然的壮观、奇伟;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 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 豪迈气概。 上片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 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 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 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 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 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 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 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 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 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 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 “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 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 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 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 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7,这首诗是谁写的具体是什么意思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赏析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
口的佳作。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
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
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这是一首绝对
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
故事。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
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
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
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
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
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
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
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
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
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
的,因为日盼夜 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
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
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
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
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
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
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不过,如果尝试
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
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
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
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
境。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全篇幅不长,但所表现
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从结构上看,隐
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
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
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
这种写法与柳宗元《江雪》中从"千山鸟飞绝"的大景,最后落墨
在渔翁独钓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间处理,颇有相似之处,将诗情层层
推向高潮。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
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
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
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
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
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
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
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
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若与此诗的中国性
联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所表现的
意境。 同时,郑愁予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
"莲花"、"柳絮"、"马蹄"、"春帏",特别是"东风"这一
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
意,再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杨牧在《郑愁予传
奇》的长篇文章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
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强调了郑愁
予诗歌语言的中国化,从而体现了中国的思想与情感。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
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
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
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
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
《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
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
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错误》
1.解题
现代诗社主要成员郑愁予的诗歌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错误》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杨牧:“自从现代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
郑诗大都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仁侠精神与浪子情怀的结合)他的诗歌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他的诗歌,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酷似李白;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宛若李商隐。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台湾现代派诗歌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
文章TAG:
垂钓之神作者是谁垂钓 神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