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钓鱼视频无钩调标法

执倒骨匚地匕卤父饶峙逞捍

钓鱼视频无钩调标法

2,飞铅怎么调漂钓法

飞铅钓又称蚂蚁上树,就是把铅坠连同两边的太空豆整体上移,多用于密度非常大的生口鱼,垂钓时不需要看浮漂,只凭感觉数秒数提杆,也就是打频率,水线的长短和上移铅坠的距离根据鱼情和频率快慢决定,没有统一要求

飞铅怎么调漂钓法

3,黑鱼乱谈 如何制作无铅软虫钓组配重防咬线

这个一定要顶,顺便问下软虫是浮水的么。{:416_660:}
好帖!赞一个。
写的好详细~~~
坐着看啊,,,,,,,,,
进来学习下!!顶!
好主意,马上试试

黑鱼乱谈  如何制作无铅软虫钓组配重防咬线

4,请教一下无钩调漂法

李保安的意思是。假如无钩11目,带钩带饵是一目,那么钓1目。就是双钩离地状态,为最灵。钓12目,为坠到底状态,为最钝。同理,因为钩大小和饵大小,带饵是三目,钓3目最灵,11最钝。
:dumigou01: 1目不见得就是最灵点 钝就是比自己调的目数大就是钝 个人认为最钝就是 跑铅钓了
带上钩拉上饵以后剩几目,几目就是最灵点,应该是这样子的。
剩几目,钓几目过一点点最灵!要不就没到底了!

5,请教李老师无钩调漂法

考虑:1加上双钩后,钩是否已经触底# U2 O. b! r* y! G7 v5 Z/ F2 S9 W 2钩小浮标浮力大,双钩重量在标尾上得不到体现 3钩漂搭配不合理
考虑:1加上双钩后,钩是否已经触底 2钩小浮标浮力大,双钩重量在标尾上得不到体现
钩小浮标浮力大,双钩重量在标尾上得不到体现
可以肯定,楼主调的是假目,把一支11目漂调到11目以下,配上相应钓钩试试就不同了……
感谢各位高手的指点,下次我再试试:tianxian066:

6,新手钓鱼关于无钩调标法的一些问题

是李保安老师的视频吧他在视频中略掉了一些步骤,但是中间也提到了怎么反向验证,总之来说是比较粗略的,系统阐述了无钩调标理论,但是没有十分细致。我就以空钩调标的钓底的情况给你说下,钓浮和钓跑铅的话你自己根据力学平衡原理模拟下。 想确保半水,可以事先找底,就是挂上能拉沉浮标的重铅,然后一直上捋浮标直至刚好平水或者路出1目,这时就找到底了。然后将浮标下拉你即将挂上的子线的长度加上10cm多或者一浮标长左右,剪铅皮露出调目即可,这时铅坠就是半水的,挂钩后是半水,淡然挂钩后的情况要看你 钩重和之前的调目的,比如你双钩重4目,而调的是3目,那么必然沉底的,就不是半水了,所以无钩调标时应该比空钩调标时的目数稍微大一点。而在他的视频中,是因为他对那个水域很了解,就在他们公司的池子里,所以就没找底,弄了个差不多的深度就调,然后下拉浮标看目数是否变小来验证是否调的时候是半水的。 一般无钩调标的步骤都是找底→调调目→挂钩验证钩重并确定最钝点→挂饵看饵重并确定最灵点→在最钝和最灵点之间由灵向钝施钓→根据鱼情、水情、标象及时调整。 找底和调调目上面说了,比如半水时7目 挂钩看钩重,加入双钩重3目,那么挂钩半水就是4目,一直上捋浮标,直到目数刚好路出7目,最钝点找到,此时双钩完全到底,浮标不承担其重量,不论你挂多重饵,饵都实实在在到底,浮标都是7目。 上捋浮标一段,挂饵半水验证饵重,即挂双饵,当然你施钓的时候是单饵就挂单饵,尽量用施钓时用的饵来挂钩,要用橡皮球之类一定要确保其比重、大小和施钓时的饵有对等性,否则会导致调钓目时和实际垂钓时出现钓目的差异。假如是双饵,挂上后会出现两种情况:1,两饵没压沉浮标,假如露出1目,那么饵重3目,最灵点就在钓1目,但是不是半水时的1目,是要一直下捋浮标,直至出现1目多的这个1目的位置,为最灵点,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2饵重压沉了浮标,那么最灵点就是平水,但是不便于观察,所以可以将1目认为是最灵点,即一直上捋浮标,直至路出1目即可,此时下饵肯定到底,上饵是否到底和你的单饵重有关,单饵重比较大,上饵可能触底甚至到底,比较轻,可能还是悬浮的。 施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饵的情况,不要无缘无故地一会大一会小,或者形状上一会圆一会是长条,不同的饵重及形状在同一个钓组上可能出现不同的钓目的,除非你到了最钝点没差异,毕竟在实际钓的过程中精确的调节一般就把握在很小的范围内,形状的变化及饵重的变化都可能导致饵底状态的变化,挂饵这个事情需要你熟能生巧,多加练习。饵重差异导致的同样钓组同情况下钓目不同的现象估计你也在视频中看到了,也就是需要提醒你的是:钓鱼初学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千万不要觉得可以了就行了,对一些问题模棱两可,这对后续的发展毫无益处。 施钓的过程中和其他的方法一样,从灵往钝,刚开始灵是出于便于观察鱼进窝与否,然后慢慢往钝走,直到出现下顿口能准确中鱼。水情、鱼情中途有变的话,有时候在最钝点和最灵点之间调节就行,有时候需要你重新调标。 其实众多的调标方法都是相通的,最根本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有可能处于人们理解的途径和方式以及习惯有关,进而选择了不同的调标法,一般情况下悬坠钓底采用无钩调标和空钩调标,其实我上面所说的也就是空钩调标的调4钓X,但是在无钩调标中就是调7钓X,两个调的目数上的差异其实是因为一个带钩一个不带钩造成的,所以在具体的调实践中,对钓组的理解能更好地促进你对调标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对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能加强融会贯通。
执倒骨匚地匕卤父饶峙逞捍

7,怎样使用飞铅钓鱼

“飞铅”又称之为提铅,也就是在不改换钓组的条件下,仅仅是把铅坠整体上移一定距离的钓法。那么铅坠上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缩短铅坠与浮标的距离(“缩短”水线的长度),同时也就加大了钓饵与铅坠之间的距离(“加长”子线的长度)。“缩短”水线是为了减小铅坠下摆的摆幅——摆幅减小了,浮标翻身站立的速度就相应的得到了加快;而“加长”子线,就是增加了钓饵的摆幅,也就是减缓了钓饵下摆的速度。因此,“飞铅”钓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浮标的翻身速度得到加快、浮标翻身站立后的停顿时间加长、钓饵的下落速度减缓——这就是“飞铅”的“变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浮标翻身速度的加快,便于我们更早的观测鱼讯的产生;钓饵下落速度的减缓是有利于增强动态诱鱼的效果,使钓饵的下落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能够很好的消除鱼类的警觉性。钩饵下落速度的减慢最突出的作用是便于大泳层的搜鱼,也就是说在未知鱼层或鱼儿发生变层的时候,采用“飞铅”可以很快的找到鱼群所在的位置。这也就是“飞铅”的“应对”。 然而,“飞铅”的弊端也是清晰可见的:浮标翻身站立后的停顿时间加长后,在此停顿时间内的鱼类索饵讯息就很难及时的反应出来。但是在某些特殊的鱼情、鱼种的情况下,此停顿却是很好的钓点。比如浮钓中遇到乱口时,主抓浮标停顿过程中的异变,确是过滤虚口、抓实口的有效时机。还比如浮钓鲢鳙,根据鲢鳙的吸食特点,有意的“延长”浮标的站立时间,可以很好的增加鲢鳙的索食时间,浮标的漂移与颤抖就是提竿的有利时机。另外,子线的增长,也会减弱鱼类索饵讯息的传导,很容易出现丢口现象。因此“飞铅”钓法的运用依赖于钓友们的实践经验!何时采用?为什么采用?是钓们在采取“飞铅”钓法之间所必须考虑好的关键问题,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造成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我采用“飞铅”钓法,多是注重其诱鱼和底部过滤杂口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垂钓开始阶段,我常使用“飞铅”来搜鱼、抽窝。当发现有鱼进窝且多次出现截口讯息后,便停止“飞铅”并加大饵团,让钓饵以更快的速度进窝擒鱼;鱼口慢时再以 “飞铅”聚、诱之。充分发挥其诱、钓互辅的功用。飞与不飞,变化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在鱼层发生变化后,用小饵配合不同长度的“飞铅”,也是兼找鱼层的首选方法。 “飞铅”钓法与浮标、饵重、提铅的长度、鱼种、鱼情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铅坠上移。有时同是采用“飞铅”但效果却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钓手本身对“飞铅”的运用是否合理得当,是否针对适时的鱼情。也就是说钓手的经验是运用“飞铅”钓法的制约因素。 “飞铅”钓法是我在垂钓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实战中的一些切身体会和广大钓友唠叨几句,以供钓友们在茶余饭后消遣之用: 一、不同鱼种。钓友们多是根据要钓获的对象鱼的种类来决定用标及搭配线组的,因此采用“飞铅”的方法也就有所差别。 鲢鳙:属上层鱼种,力大身沉、冲击力十足。故钓友们多是采用大浮力标、粗线组、大钩,用浮钓的方法来对付它们,并根据鲢鳙的“吸”食特点,开饵时尤其重视饵料的状态——注重雾化好且轻、稍粘。 可采用大“飞铅”(铅坠上移20~30cm),适当的延长浮标翻身后的停顿时间——过滤多余的小动作;大幅度减缓钓饵的下落时间——增加鲢鳙吸食时间,这对于增加钓获量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浮标多出现的漂移、颤抖、大黑标等鱼讯,上鱼率达70%以上。 鲤、草:草鱼属中层鱼种,但钓友们多是采用底钓法。所以我就把它与典型的底栖鲤鱼归在了一起讨论。鲤、草的体型普遍偏大,而且多数胆小、狡猾,所以采用悬坠钓法就尤其要小心铅坠在水中的位置是否会引起鲤、草的警觉性。大家普遍采用长子线的方法来提高铅坠离饵的位置。因此,采用“飞铅”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由于我们垂钓的泳层是距水底30cm的高度范围,“飞铅”量为10cm即可。其应用“飞铅”的主要目的:⑴长子线良好的引、诱鱼作用;⑵铅坠的隐蔽性较好。而“飞铅”钓法能加快浮标的翻身速度,对此类鱼种几乎无明显效果。 鲫鱼、白条等小型鱼种:“飞铅”的变化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钩、标、线组以及饵料的比重、状态,其“飞铅”的使用和“飞铅”量均有不同。讨论起来极为繁琐,我就简单的总结一下: 1、小标、小钩、细线:饵料比重轻、拉饵:“飞铅”量5~10cm; 饵料比重大、搓饵:“飞铅”量10cm左右; 2、大标、小钩、细线:饵料比重轻、拉饵:“飞铅”量10cm左右; 饵料比重大、搓饵:“飞铅”量15cm左右。 3、浮钓:浮钓术本身就是一种动态垂钓,好象“飞铅”技术有些画蛇添足,其实不然。浮钓中采用“飞铅”,我认为其目的多是:⑴压制鱼层,便于定层垂钓;⑵应对特殊鱼情,如乱口、乱层。对于第⑴种目的——压制鱼层,就是指控鱼。也就是把鱼诱聚到一定水层的意思。控鱼的方法有多种:如增加铅坠、增大饵料的比重、改变饵料的状态(增粘)、改搓为拉、换用大浮力标用“飞铅”……等等,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钓饵能快速的下落到固定水层或减少其在下落过程中的溶散性。为此,采用大浮力标——可利用铅重来加快到位速度,“飞铅”——可利用“加长的子线”减缓钓饵在固定水层的下落速度,便于引鱼上钩。因此我认为若在浮钓中采用“飞铅”,其“飞铅”量不易过大,拉饵5cm、搓饵10cm左右即可。对于第⑵种目的,乱口、乱层是比较令人头痛的。我们可以利用飞铅后的“长子线”来过滤部分的杂口讯息。因此,其“飞铅”量可依据适时鱼情变化10~20cm,灵活掌握为宜。 二、采用“飞铅”一定要留意水的深浅。 浅水(1.5m以内)。由于鱼类在浅水区觅食,其警觉性都很高,尤其是垂钓鲤草等大体型鱼类,若采用“飞铅”,其“飞铅”量就要大一些,15cm左右。 深水(水深1.5m以上)。鱼类的警觉性会有所降低,而且吃口大、讯号清晰。故“飞铅”量可适当小些,10cm左右。 综上所述,“飞铅”钓法的原理虽然简单,但运用起来却极需功力。“飞铅”钓法,其实是以诱为主、钓为辅的,只有在特殊的鱼情下才诱钓合一。这种钓法的利与弊如果应用得当,可化弊为利,如果运用欠妥,利也会成为陷阱一个。因此“飞铅”技术的使用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钓鱼人本身的经验及对实时鱼情的理解,该“飞铅”时飞、该钓时钓,方为赢家。

文章TAG:怎样用无铅漂钓鱼视频怎样  无铅  钓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