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秋季钓鲢鳙

你只偷鱼老,
所说秋季乃钓鱼旺季,全天可钓。

秋季钓鲢鳙

2,秋天台钓如何配铒

不要用水果味的饵料,不用纯香味的饵料 饵料中腥味占百分之三十以上。天气越冷 腥味加的越多,最好用浓腥的饵料和本味香自己配,卖的腥香的或者香腥的饵料可以直接用。不用再和其他饵料搭配
水下瓦砾多 钓鱼不打窝

秋天台钓如何配铒

3,秋天钓鲮鱼最佳饵料配方

配方一:南北鲮鱼料(或金牌鲮鱼料)钓鱼+适量伏鲮(5-10滴/50克钓饵),此方四季皆宜。配方二:南北鲫鱼料2份+南北鲮鱼料1份+适量夏鲮或者混合添加剂(2-4瓶盖/100克钓饵),此方适于气温较高(T>27)的季节,视情形添加超浓缩虾粉或高纯虾粉效果更佳。配方三:丸九黄鲫2份+丸九5#1份+丸九四季鲫1份+超浓缩虾粉1/3份(或高纯虾粉1份)+适量蚕蛹精或者伏鲮(3-10滴/50克钓饵)。此方一年四季皆宜,冬天效果更明显,小鱼多时宜选用伏鲮或加适量虾精和虾油各3-10滴。配方四:老鬼九一八2份+老鬼速功1份+超浓缩虾粉1/3份(或高纯虾粉1份)+适量蛋奶和纯奶香(各3克/100克钓饵)+适量香魁(1-3瓶盖/100克钓饵),闷热天另加适量草莓香(3克/100克钓饵)钓鱼。配方五:南北鲫鱼料(或老鬼九一八、红薯粉)2份+金牌鲮鱼料1份+适量香魁(1-3瓶盖/100克钓饵)。 配方六:红薯粉3份+南北鲫鱼料1份+超浓缩虾粉1/3份(或高纯虾粉1份)+适量伏鲮或者蚕蛹精(3-10滴/50克钓饵)或加虾精和虾油各3-10滴/100克钓饵。配方七:红薯粉3份+花生粉1/3份(或花生麸1份)+纯正拉丝粉2份+适量蠢鲤(半瓶盖/100克钓饵)。配方八:南北鲫鱼料2份+南北鲮鱼料1份+适量鳙材(2瓶盖/100无钓饵),此方于气温较高时使用(T>27),小罗非干扰较少。总有一款适合你,我在中国钓具之都网上看到的,别客气。
鲮鱼为底栖性鱼,具有成群结队的特点,可选择有沙石底的地方、石墙边、石坝上、木桩、干枝、水草附近、喂食点、凸出处、出入水口附近。 竿、线、标、钩:由于鲮鱼有喜欢近岸寻食的习惯2.7米和3.6米的竿较多用(在水深不低于60cm的情况下),鲮鱼力大用超硬调竿为多,主线08~1.5号子线子线0.4~1号钩用袖钩3~7号新关东0.1~0.5号,如果鱼大吃口好,线组配置可以相应增大。浮标:立式瘦身漂,根据气候不同选择,一般春、冬天可选择小漂,夏、秋天可选择浮力相对大一些的浮漂。 钓法:多是采用调几钓几为基本,有时可以大胆钓钝,其它与钓鲫方法无异,标象:下降过程的停顿、加速、上顶、移位,到位以后斜标、下挫、抖动、送标,不失为提竿的好时机。提竿快、轻、准、能飞的就飞,不能飞的尽量引开钓点免得惊了窝。 饵:鲮鱼食性较杂,晕、素均可,市面上的鲮鱼饵、罗非饵和部分鲫鱼饵都有不错的效果。为达到诱钓一体可用钓饵打窝也通常采用边打窝边钓的方法,勤抛竿,饵料比重要轻、雾化效果要好,附钩力要强,搓拉均可。搓饵时将两米粒大的饵上在钩尖处,要求饵料稍硬。

秋天钓鲮鱼最佳饵料配方

4,秋季如何钓塘鲺鱼用什么饵料

秋季如何钓塘鲺鱼? 诱饵选用荤饵如小青蛙、小泥鳅、小鱼、大蚯蚓,最好用小土青蛙为佳,大蚯蚓也可以。用钩尖从小蛙肛门钩进去,到蛙的上嘴壳,不露钩尖 用大蚯蚓方法是将钩尖从蚯蚓头部钩进去,到蚯蚓的大半截,留蚯蚓的尾部拖在钩尖上即可 夏季钓要分早、中、晚三个时间,同时还要根据当时的气温高低和天气变化情况,在一般正常天气:①早晨。4~8时左右,混水钓饵离水面10~15厘米,用抖动法。清水钓饵离水面25~30厘米左右,要用拖拉法。②中午。上午10时以后,下午4时30分钟以前。夏季水温较高一般水温要超过30℃,鱼经常游动在水草多或背阴的水域,因此夏季中午最好是在水草多或背阴的水域,如遇到菱角及藕叶水域,将钓饵沿着菱藕叶边下钩,如是其他水草将钓饵从草空下钓,轻轻地摆放,不要用抖动法,更不可用拖拉法。如水清根据情况适当把钓饵放深一点。③晚间包括夜间效果最好,因为太阳落山以后,第一没有强的光亮;第二没有别的动物侵扰;第三水温下降,这时正适合它活动觅食,大小鱼都沿着水边慢游觅食,所以夏季晚间是最佳时间。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是看不清楚水的深浅,离边沿的远近以及障碍物。解决的办法是白天先支观察好地形、水况以便夜钓。夜钓还要掌握几点:第一,要沿着水边慢慢拉动钓饵,离水面10厘米左右。如果用抖动法也只能轻轻地抖动,钓饵离水边和水面3~5厘米即可。第二,要掌握好适时甩钩,如果甩早了钩尖未进入嘴里易脱钩;如果甩晚了鱼敏感性强,灵活,随时吐钩也可能得不到收获,最好等鱼咬住钩回头跑时就甩钩效果最佳。第三,走动时脚步要轻。第四,不能用手电筒照水面。第五,不要大声说话。第六,速度要掌握在两秒钟左右移一步。第七,夜钓不管水清水混,钓饵宜浅不宜深。 秋季钓是全年最好季节,特别是在立秋到霜降这一段时间,效果更好它为了冬眠,不分早、中、晚都沿着水边觅食。用抖动法和拖拉法两种钓法都可以。但是如果遇到水清钓饵一定要放深,采用拖拉法和摆放法为好。从霜降以后,水温逐渐下降到15℃以下,钓鲶鱼接近尾声,但是如果有好天气,中午时间,背风向阳有水草和小树枝的水域,也能得到收获。注意事 是属敏感性强且刁钻的一种鱼类,它的一切动作都很灵活,如果一个沟塘里用鱼网捞过,最少要过3~5天才敢吃钩。如果发现有网捕捞过沟塘,就不要在里面下钩了 切记不能选用过硬的钓竿 钓竿过硬没有韧劲又加上鱼敏感性强,随时可吐钩,得不到收获,如果选用过软钓竿也不行 钩尖不是特尖快,就钩不进嘴壳,也容易脱钩。不管什么季节如果遇到五级以上的风,就不适宜钓因为水浪较大鱼很少在水边游动觅食,一般都沉到水底。如果想钓也只有找背风浪水的水边沿或有水草及水缺口的地方。先从沟塘拐、梢、湾、凹凸处下钩。同时要看边沿的坡度大小,白天鲶鱼找坡度小的水边沿觅食,早晚鲶鱼经常游到坡度大的边沿觅食,夜晚,鲶鱼常活动在坡度大的水域。混水是钓鲶鱼的好水,混水分两种,一种是面混水,一种是绿混水。没有草的一定要沿着水边钓,用抖动法、拖拉法均可。切记不要放在水中间钓,有草的混水,要先钓水边,后钓窝

5,秋季如何钓鲢鳙

一、 鲢鳙鱼的习性:  大家都知道:鲢鳙鱼是两个不同品种的鱼,鳙鱼头大,身上有黑色暗花纹;鲢鱼头小,整体流线型较均匀。这两类鱼都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鱼类,喜欢群居活动。鲢鳙鱼均属喜高氧鱼类,水中含氧量不足时,它们轻则浮出水面,重则死亡。其食性较杂,早已走出了酸鲢、臭鳙的说法,世界上香、甜、酸、臭、腥等食物都是它们的可口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被分解成含高蛋白质的腐朽物和雾状食物均是它们摄取的目标。在自然水域,因为鲢鳙鱼主要以浮游植物、微生物为主要食物,所以他们就养成了对浮游生物特别敏感的特点,尤其对白色等有色浮游生物反映较快,在我们钓鲢鳙鱼时布窝使用“白粉、大头白烟”等有色粉饵诱鱼效果好,就是利用了它们这个特点才能够得以奏效。  二、如何抓住钓鲢鳙鱼的时机  钓鲢鳙鱼,关键是判断鱼进窝与否,而判断鱼是否进窝就是看鱼星,鲢鳙鱼一般是在离岸100米左右的水面上翻花,我们布窝以后,它们会逐渐靠拢过来,当真正进窝了,那就会发现:一片片窝状的气泡往上泛(就如同塘底的淤泥很厚、人下水一脚踩下去沼气向上冒的形状是一样的),在密集的小气泡中,不时有一两个大气泡,这就是典型的鲢鳙鱼星。这时不要心急,要细心地寻找鲢鳙鱼所在的水层(原则上是:鲢鳙鱼大、所的在水层就偏深,反之,所的在水层就偏浅),说白点:一般一斤左右的鲢鳙鱼都在50公分到1.3米的深度,鱼的逐渐大、所在的水层就深些,有时我们在中、大型水库垂钓,十几斤左右的大鲢鳙鱼都在1.7米左右的深度。  三、如何诱鲢鳙鱼  诱鲢鳙鱼是钓鲢鳙鱼的关键,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撒诱饵,由远而且近地、最后在钓点多撒些诱饵。诱饵有用炒香的麦麸或者菜饼加“白粉”,也有直接地用钓饵作为诱饵(付出的成本大些),入水后就变成一片白雾,给鲢鳙鱼有了觅食的信号;二是边钓边诱,用大团饵连续拉饵做窝,因为鲢鳙鱼觅食都是满水域里跑,见到诱饵就会涌蜂而上。所以,由远而近地、逐步加量地布窝或采用大团饵连续拉饵做窝都是诱鲢鳙进窝的主要手段。  四、钓饵的选用  钓饵应选用雾化性好、比重轻,清香中略带甜味的鱼饵,也可加入蒜香型的商品鱼饵和雪花粉。但是有一点要提醒朋友们,各地的水域不同、鲢鳙鱼的食性也不同,所以请朋友们要根据自己所在地鱼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钓饵。切不可死搬硬套。(请朋友们自己掌握)  五、钓鲢鳙鱼的细节问题  钓鲢鳙鱼的开始阶段有些烦,因为打窝后,第一个光临的就小鱼闹窝,特别是小鱼多的时候,饵抛下去就被小鱼抬着下得不去,其实这还是好现象,小鱼把饵叨散了能更有效地引诱鲢鳙鱼进窝,如果钓点突然安静下来或者有小鱼跃出水面逃走,就说明是鲢鳙鱼进窝了,这就是“大鱼到小鱼逃”说法的来历。反之,一旦又出现小鱼闹钩的情况,就预示着鲢鳙鱼已经离窝而去了。所以,小鱼闹窝也是鲢鳙鱼进、出窝的一个很好的判断信号。  钓鲢鳙鱼,一是刚才已讲到过的要把握鱼层;二就是钓饵的问题。开饵是第一的关键,过软,抛不出去,就是抛出去了,入水即化,钓不到鱼;过硬,久不化饵又不行,因为鲢鳙鱼主要是去吸食从饵团上雾化下来的雾状物,所以饵料雾化的好坏是中鱼的关键。特别是钓鲢鳙鱼,饵料并不是鱼直接吞下去的,而是在饵料雾化的过程中,鲢鳙鱼在吸食饵料时把钩一同吸入嘴里而中钩的,所以饵料开的好,雾化的过程是一层一层地向下剥落,鲢鳙鱼在吸食饵时不经意中把钩子也吸入嘴里,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正口中鱼”。开饵就一定要谨慎,切不可随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兑水比例,保持最好的状态,您就一定能够有丰厚的收获。

6,南方秋天钓鳊鱼用什么饵料

夏天如何钓鳊鱼钓鳊鱼饵料配方 一、要选好钓位。 凡是钓鱼都要选钓位,这是老声常谈,但垂钓不同的对象鱼应该选择不同的钓位。如钓鳊鱼就要针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来选择钓位。鳊鱼有群聚的习性,一个群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上千条,它们乐于在宽阔的水体里游弋。因此,在选择钓位时就应该考虑选择那些水面开阔的地方,特别是在野河里,更应如此。这是其一;其二,要选择水域的"铧尖"、洄水湾处。这里地形复杂,容易形成水下暗流,食物也容易积存,是武昌鱼及其它鱼爱光顾的地方;其三,要找那些容氧性较好的水域。氧气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要件,鱼的体内有了充足的氧气作"动力",它才能有较好的体力游弋和旺盛的食欲要求。因此,在水域的下风头、入水口、有水草的空旷的地方打窝垂钓是明智的选择。 二、要选好钓饵。 钓鱼饵占三分,适路的鱼饵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钓饵不可马虎。首先要"对症下饵",也就是说在垂钓之前要弄清鱼塘里的鳊鱼有什么偏口,这是钓取鱼的关键。假如这一水域的鳊鱼经常吃青草,那么最好的钓饵就是青草了,假如鱼塘老板用西瓜秧、红薯藤喂鱼,那么最好的钓饵就是西瓜秧、红薯藤了。再如鱼塘老板喂的是五谷杂粮或粮油的下脚料,那你就用这玩意儿钓比啥都好使。用对了饵必定能取得较大的收获;其次,在自然水域垂钓,我认为比较好的饵料之一就是麦麸包面,信阳人叫"金包银",湖北人叫"包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把诱钓巧妙地结合起来,边钓边打窝,边打窝边钓鱼,半天下来麦麸能把10个立方以上的水域较好地雾化,形成立体窝区。一旦鳊鱼进了窝区就像进了"面包"房,会"乐不思蜀"、久呆不去的。有一年,我用这种方法在信阳罗山石山口水库钓鳊鱼,上半天不停地抛竿打窝,到了11点时开始上鱼,从此一发不可收手,基本上三、五分钟一条鱼,至下午5点收竿,钓得鳊鱼、草鱼、鲫鱼40多千克。 三、要配好钓组。 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鳊鱼的活动区域也从上游和浅水区逐步向下游和深水区转移。因此,在钓组搭配上也要进行一些小的改动。如选用5.4米以上的手竿, 2.5号主线、1号 1.5号子线,7-8号白狐钩。这样的钓组对付秋天肥壮的鳊鱼可谓是"行之有效"的。 仲秋时节,鳊鱼的活动区域已转移至深水处,这时用手竿钓鳊鱼就感觉有点"鞭长莫及"了,此时钓鳊最好用海竿或矶竿,绑上单钩、双钩、炸弹钩、葡萄钩抛远也可取得好的鱼获。 四、要正确施钓。 鳊鱼比鲫鱼、鲤鱼好钓,它属抢食性鱼类,只要遇到适口的食物它会很积极的索食,往往张口就把食物吸进嘴里,而后快速地游走,漂相大部分是黑漂斜走。要正确施钓我觉得要掌握以下两点: 一是正确辩别漂相。在垂钓过程中要认真辩别漂的动态,正确区分小杂鱼闹钩与鳊鱼吃钩特征。如在自然水域垂钓,打窝后往往先是小杂鱼进窝"扰乱漂相",而后才是鳊鱼进窝"规范漂的行为"。如不注意区分,胡乱提竿很容易惊走进窝的鱼群。那么怎样才能区别小杂鱼闹钩与鳊鱼吃钩时的漂相呢?我打个比喻:小杂鱼闹钩就像漂在跳"迪斯科"没有规律地骚动,时而送漂老高,时而突入水下;而鳊鱼吃钩漂则像在跳"慢三步",有规律地点几下再黑漂(也有送漂的,但很少)。 要掌握鳊鱼吃钩的漂相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在垂钓过程中仔细观察几次就能完全掌握。 二是半水钓浮。鳊鱼属中下层鱼类,但有时也到水的上层活动。在垂钓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调漂寻找鱼的活动层,每次调漂最好移动十公分左右,调好一次试钓五、六竿,无鱼吃钩再进行钓整,直至钓着鱼为止。由于秋天早、中、晚温差较大,因此在垂钓过程中视上鱼情况还要经常调整钓层。 钓鳊鱼跟钓鲢鳙的手法有些相似,一旦掌握了规律,一切都变得容易了。

7,秋季怎样钓鲢鳙

用海竿打水怪来钓,因为自然水域鲢鳙密度一般不会太高,用手竿太累。用饵用酸臭饵,例如发酵后的豆腐渣就行
我分析经常脱钩的原因可能跟鱼钩的大小有关,跟饵料的状态也可能有关系。钩子要够大,饵料状态要严格按说明来配制如果饵料过硬,鲢鱼是吸食饵料雾化后的雾状物,过硬就鲢鱼就不会去吃,雾化过快,鲢鱼在附近吞噬但不会咬到钩。 一、 鲢鳙鱼的习性: 大家都知道:鲢鳙鱼是两个不同品种的鱼,鳙鱼头大,身上有黑色暗花纹;鲢鱼头小,整体流线型较均匀。这两类鱼都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鱼类,喜欢群居活动。鲢鳙鱼均属喜高氧鱼类,水中含氧量不足时,它们轻则浮出水面,重则死亡。其食性较杂,早已走出了酸鲢、臭鳙的说法,世界上香、甜、酸、臭、腥等食物都是它们的可口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被分解成含高蛋白质的腐朽物和雾状食物均是它们摄取的目标。在自然水域,因为鲢鳙鱼主要以浮游植物、微生物为主要食物,所以他们就养成了对浮游生物特别敏感的特点,尤其对白色等有色浮游生物反映较快,在我们钓鲢鳙鱼时布窝使用“白粉、大头白烟”等有色粉饵诱鱼效果好,就是利用了它们这个特点才能够得以奏效。 二、如何抓住钓鲢鳙鱼的时机 钓鲢鳙鱼,关键是判断鱼进窝与否,而判断鱼是否进窝就是看鱼星,鲢鳙鱼一般是在离岸100米左右的水面上翻花,我们布窝以后,它们会逐渐靠拢过来,当真正进窝了,那就会发现:一片片窝状的气泡往上泛(就如同塘底的淤泥很厚、人下水一脚踩下去沼气向上冒的形状是一样的),在密集的小气泡中,不时有一两个大气泡,这就是典型的鲢鳙鱼星。这时不要心急,要细心地寻找鲢鳙鱼所在的水层(原则上是:鲢鳙鱼大、所的在水层就偏深,反之,所的在水层就偏浅),说白点:一般一斤左右的鲢鳙鱼都在50公分到1.3米的深度,鱼的逐渐大、所在的水层就深些,有时我们在中、大型水库垂钓,十几斤左右的大鲢鳙鱼都在1.7米左右的深度。 三、如何诱鲢鳙鱼 诱鲢鳙鱼是钓鲢鳙鱼的关键,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撒诱饵,由远而且近地、最后在钓点多撒些诱饵。诱饵有用炒香的麦麸或者菜饼加“白粉”,也有直接地用钓饵作为诱饵(付出的成本大些),入水后就变成一片白雾,给鲢鳙鱼有了觅食的信号;二是边钓边诱,用大团饵连续拉饵做窝,因为鲢鳙鱼觅食都是满水域里跑,见到诱饵就会涌蜂而上。所以,由远而近地、逐步加量地布窝或采用大团饵连续拉饵做窝都是诱鲢鳙进窝的主要手段。 四、钓饵的选用 钓饵应选用雾化性好、比重轻,清香中略带甜味的鱼饵,也可加入蒜香型的商品鱼饵和雪花粉。但是有一点要提醒朋友们,各地的水域不同、鲢鳙鱼的食性也不同,所以请朋友们要根据自己所在地鱼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钓饵。切不可死搬硬套。(请朋友们自己掌握) 五、钓鲢鳙鱼的细节问题 钓鲢鳙鱼的开始阶段有些烦,因为打窝后,第一个光临的就小鱼闹窝,特别是小鱼多的时候,饵抛下去就被小鱼抬着下得不去,其实这还是好现象,小鱼把饵叨散了能更有效地引诱鲢鳙鱼进窝,如果钓点突然安静下来或者有小鱼跃出水面逃走,就说明是鲢鳙鱼进窝了,这就是“大鱼到小鱼逃”说法的来历。反之,一旦又出现小鱼闹钩的情况,就预示着鲢鳙鱼已经离窝而去了。所以,小鱼闹窝也是鲢鳙鱼进、出窝的一个很好的判断信号。 钓鲢鳙鱼,一是刚才已讲到过的要把握鱼层;二就是钓饵的问题。开饵是第一的关键,过软,抛不出去,就是抛出去了,入水即化,钓不到鱼;过硬,久不化饵又不行,因为鲢鳙鱼主要是去吸食从饵团上雾化下来的雾状物,所以饵料雾化的好坏是中鱼的关键。特别是钓鲢鳙鱼,饵料并不是鱼直接吞下去的,而是在饵料雾化的过程中,鲢鳙鱼在吸食饵料时把钩一同吸入嘴里而中钩的,所以饵料开的好,雾化的过程是一层一层地向下剥落,鲢鳙鱼在吸食饵时不经意中把钩子也吸入嘴里,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正口中鱼”。开饵就一定要谨慎,切不可随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兑水比例,保持最好的状态,您就一定能够有丰厚的收获。

文章TAG:秋季钓鳊鱼的最佳方法秋季  鳊鱼  最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