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独钓图片高清,寒江独钓图诗句的含义 是什么谢谢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1-31 17:58:33
1,寒江独钓图诗句的含义 是什么谢谢
是柳宗元的 江雪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空中细雨,万径阡陌,人迹隐匿,群山连壑,鸟绝其迹,然飘摇寒江,一老翁独坐舟头,披蓑戴笠,怡然垂钓.此非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之名士乎?写了作者的感慨,天涯茫茫,何处才能觅得一知心人,世路坎坷,一切随意.无情之人未必就是真正的豪杰,相知相交的人又何须来自同一个地方.(知交二人)洒泪相别后,远行千里,日后只有自己关心自己了.感慨自古至今的英雄们,趁着大好青春去拼搏一下.
2,品析寒江独钓图快
《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幅画取唐人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画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笔意。画面上的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一派寒气,使作品凝重而又生气,充满了静寂、萧寒的气氛。
3,江雪是怎么样的啊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只有短短的四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用诗的语言画成了一幅壮美的“寒江独钓图”。 起首二句的“千山”、“万径”形容范围广。鸟绝迹,人绝踪,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里描述的是“奇景”,在这样的寒雪中,竟然有人在江边独钓。这钓叟称得上是“奇人”。幽静的自然环境和傲雪独钓的渔翁构成了一幅“人景俱奇”的图画。 《江雪》的深层意蕴,寄托了一种傲然独立,清竣高洁的人格理想。诗人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当时的政治环境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钓的渔翁。是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孤独而又不屈的精神面貌的曲折写照。 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深刻的含义使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 代诗人 的 诗的前两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 )代诗人(柳宗元 )的(江雪 ),诗的前两句是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你好lz,一个孤,一个独就营造了一个悲戚的氛围。都表明了作者独自一个人,试想一个人泛着孤舟在江上,这是何等的寂寞。茫茫江上留给作者的只是皑皑白雪,一个钓字,既是作者自身情感估计的抒发,也是对社会黑暗的无奈。望采纳是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前两句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祝你好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的前两句是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中国绘画文学创作中的留白的例子
绘画:在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只花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外几乎一片空白。然而正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显一个”独“字,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文学创作:以大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陈小手》为例。《陈小手》里面的主人公是陈小手,写到的其他人物有团长、团长姨太太、李花脸的女儿,请注意这个“李花脸的女儿”,从身份和意义上说,她在小说中是一个与陈小手相对峙的另一个人物,按照一般小说的构思,“李花脸的女儿”与陈小手之间应该有点什么情节,发生点什么瓜葛(这正是四流作家的看家本领),但作家惜墨如金,不到30个字把她打发了,并且以后也不再出现。但一句“是个老姑娘”,包含多少社会内涵和人生感慨!这样处理简直太真实,太深刻了,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留白艺术。运用是在最后面,没有说明确桃花源的结局,原文如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分析:其实这种留白是一种暗示,暗示这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若有若无的。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这些,都是留白这一手法的精妙。
6,柳宗元江雪是一首什么诗
《江雪》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品赏析【注解】:1、踪:脚迹。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韵译】: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评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全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 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白话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7,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爱国的名言警句与诗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9.《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勤学的名言警句与诗句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天才出自勤奋 3求知无捷径,苦读有奇功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9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10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1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1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季节的名言警句与诗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3自然不断地与我们谈话,却不把秘密告诉我们.我们时常想改造自然,然而却没有能力支配它.(歌德) 4大自然是神的艺术.(但丁) 5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6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0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5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草色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爱国的名言警句与诗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9.《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勤学的名言警句与诗句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天才出自勤奋 3求知无捷径,苦读有奇功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9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10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1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1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季节的名言警句与诗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3自然不断地与我们谈话,却不把秘密告诉我们.我们时常想改造自然,然而却没有能力支配它.(歌德) 4大自然是神的艺术.(但丁) 5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6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0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5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草色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文章TAG:
寒江独钓图片高清寒江独钓 图片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