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学习初级山水画

我在大学里老师是先让我画难的,因为要"取法乎上".但是选择要有讲究,最好选择笔法比较熟练老到的,反复临摹,每一遍都很有收获
先学素描

怎么学习初级山水画

2,风景素描 怎么画

素描景物首先学会疏密构图、桌面的稳定、主体物的安放在黄金位置、构图时先考虑是什么构图,是三角形还是s形,画一些比较规则的物体时(比如说罐子、盘子、圆球石膏等),要对称找形、注意物体的外形用直线切线概括物体、一定要注意每个物体的透视关系(近大远小、圆的透视越到下面越圆)。然后耐心找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尽量用短直线根据物体结构切出)。还要找出物体投影的交界线。所有物体找完后,用大调子沿着明暗交界和投影交界排线条、然后就是具体深入刻画了(顺着物体结构排调子)最后注意画面的黑白灰的关心,做整体调整。(初学者要注意排线条不要急躁!排均匀了!)

风景素描 怎么画

3,画山水画入门要准备那些工具

毛笔,画盘,颜料,宣纸…… 山水画一般是黑色的,也可以用毛笔蘸墨水画……
毛笔,涮毛笔用的小杯子或水桶,生宣纸、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废纸(涮过之后的多余水分)。
颜料;山水画的颜料有很多种颜色,然后根据颜色分盒,每盒大概有4种颜料,大管的。 毛笔;从勾线笔到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或者狼毫的 熟宣(不要买成生宣,生宣是用来画工笔的;买之前用一滴水点在纸上,如果水晕染开就是熟宣); 还需要画盘,和一个水桶。不过画盘用碟子更好。 这些是主要的,有另外的需要就是装毛笔的竹简笔袋,还有纸巾(试验料,吸毛笔多余水分用的).
你是要画国画么? 需要: 各种毛笔、放毛笔的专用笔袋、涮毛笔用的小杯子(像易拉罐、水瓶一类的话,剪掉上部分也可以用)、生宣纸、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废纸(废纸一般都是用来蘸毛笔涮过之后的多余水分)。

画山水画入门要准备那些工具

4,零基础怎么学素描国画入门

素描:素描纸、铅笔或者炭笔、橡皮、擦笔国画:宣纸、毛笔、墨或者墨块、砚台、羊毛毡素描是西方传来的东西,国画是中国本土的。更正楼上哦,素描不是所有其他绘画的基础哦,我们的国画前辈(徐悲鸿那一代人以上),比如唐宋元明清,那些国画大师是没有接触过西方素描的,依然画出了非常非常伟大的作品。我们中国人有一套不同于西方人的观察模式,所以不要以偏概全哦!!!很不尊重文化的!!现在学习素描其实只是为了尽快入门,提高学生对形体的观察和把握能力,但是,并不是素描好了就什么都好了,想象力才是第一位的,这就是匠人跟大师的不同。
首先要确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国画入门并不一定需要现代意义上的素描。古人是没有所谓素描的课程的,但是国画的造诣不可谓不高。素描是西方美术学习的基础而已。零基础学习的话,最好是跟一个好老师来带你入门,实在找不到就去找个培训班画画看吧。没有老师的话会走不少的弯路。如果情况极端到无法找到美术培训的地方,那就找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书籍开始临摹吧。当然是从素描或者白描入手。

5,学习山水画怎么才能入门

学山水画啊.这样的:中国画与西画属不同的两个绘画体系,成年人如果是去走素描和色彩再转到国画里来就走弯路了.很多画西画的,如油画家由于他们对西画体系的认识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观点.认为素描,色彩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所以也认为国画也是这样的.其实并不是的.国画,当然包括山水在内,他的基本功是书法和白描.有了这两个基本功画起国画来会轻松很多的.如果学山水画应该怎么学?这样学,国画和书法一样,都是从临摹学起的.而且和书法一样,一般是要求学习者先择一家,当然这一家是历史上已经证明的大家.然后坚持不懈,临摹到能与原作达到9份象左右,就算是到家了.那时基本上也就能算得上一个优秀的画家了.如果你有创造力,能吸收其它山水大家,或其它画种,或写生大自然等等各方面营养后,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你应该就可以成大家了.哈哈,你能吗?大部分人一生可能都太短了哦.应该从哪里起点?先了解一下中国画史,中国书法史,对历代风格和大师有一个了解,然后各选一个大师的作品来临摹.这个选摹本很重要会影响到你一生.最好是选前再问一下名师.我想只是问一下,人家不会收你钱吧.然后就临摹吧,不会临,临不象然后就找书看,看不懂,问老师,千方百计使出来,反正要临象.记住是书法,山水都要临哦,齐头并进,也可以交替进行.或各有重点.http://hi.baidu.com/%C6%D3%B5%C0%D5%AB%D6%F7/album/%C4%AC%C8%CF%CF%E0%B2%E1
要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无疑是学习古人精湛的绘画技巧:如笔墨技巧、章法技巧以及勾皴点染的基本技法。这是一个寂寞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是山水画家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因为临摹只是解决了笔墨与技巧的问题,而只有写生才能学会如何把自然界的真实山水景致提炼概括成画面上山水形象。
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就应该到大自然中对景写生,大自然是一本丰厚的教科书。
临摹芥子园画传300遍即可入门。芥子园画谱云: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添枝则为枯树。

6,素描让山水画失去了什么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面普及的素描教育已经彻底改写了中国山水画。 自30年代一批留法画家将素描教育体系带入中国后,现在的美术院校已全线将素描作为了基础教学内容。当今活跃在中国山水画坛上的那些40年代以后出生的山水画家们,95%以上都是从美术院校按照先素描后学传统的模式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孩子们要想将来成为一个山水画家,从上中学的时候就要学好素描,这样才能考入美术学院。 有个很怪的现象:如果把“山水画”后缀素描术语“整体感”一词同时输入到“百度”或“谷歌”上搜索,会发现700条文章全都在用“整体感”作为褒义词来评价山水作品特征,竟然没有一条视“整体感”为贬义的文章。由此可见一斑,至少素描所强调的“整体感”艺术价值观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的山水画美学评价体系。如果再将100位古代山水画家作品和100位现代知名山水画家作品分两组比较,即使不会画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两组山水最大的区别:现代山水画更具有整体感。 半个世纪以来的素描教育让中国山水画集体增添了整体感倾向,那么素描又让中国山水画失去了什么呢? 与整体感相对立,素描让中国山水画失去的是景物的独立生存空间。古山水画中,山、石、树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它们有着独立的生存状态。而强调整体感的现代山水画,山、石、树都要服从于整体,对整体感原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违背。“石”、“树”在现代山水画中全都与“山”凝结为了一个整体。 因为素描训练教给人们的是怎么从整体看风景,怎么将整体表现得更结实。经过素描训练后,眼睛会本能地将山、石、树看成为一个整体,画成了一个整体。 现代山水画在整体感的原则下,不仅失去了山石树景物的独立存在,而且也失去了笔触可以脱离整体感而独立存在的可能。尽管中国许多现代山水画家都反对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在强调着笔墨独立的审美意义,但是在绘画实践上,却没有给笔墨留下比古人更大更独立的生存空间。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理论背景,与强调整体感的素描体系本是同根生,“服从整体”是素描对笔触的一项基本要求。尽管人们在不断地强调“笔墨”不等于“笔触”,但经过半个世纪以来先入为主的素描训练,现代山水画的“手”还能守节“笔墨”而不染指“笔触”吗?如果仔细与古画对比,恐怕不难发现:现代山水画的“笔墨”已经很明显地带出了素描笔触的痕迹,带出了水粉、水彩、油画笔触的痕迹。 在素描教育下,现代山水画不仅失去了景物的独立生存空间、失去了笔墨的原生态,还失去了对视觉秩序的思考,而这却正是千百年来中国山水画一直在追求着的东西。现代山水画理论,只是草率地用“散点透视”的构图理念为传统山水章法作了诠释,而缺少对古代山水画视觉秩序的探究。 传统山水画不仅透视呈散点状态,景物逻辑关系也具有“散点”特征。山水画的“章法”和风景画的“构图”根本不是一回事。构图是通过日常视觉经验,从整体的角度呈现出的画面明暗区域的模式,而章法则是一种景物的秩序。传统山水画的章法所运行的是一种“非整体的细节表达逻辑”。在古代这种景物秩序体现为一种景物的观念法则,很象“一朝文武”座次井然。古人不断地热衷着模仿先人,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利用景物秩序在探究和改写着视觉的秩序。 因为素描特别强调写生,强调尊重自然、反映物象,强调三度空间透视中的形体结构,强调整体感及构图,所以素描在让中国山水画获得了这些所强调的内容之后,也让中国山水画失去了细节的趣味,去了笔墨韵味,失去了山、石、树的独立之美,失去了对视觉秩序的探索热情,使山水画彻底失去了很多至关重要的传统内核。 那些“被素描异化了的现代山水”、那些“嫁接在素描基础教育上的现代山水画”在整个中国山水画历史序列中显得那么的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不伦不类而我们却对此却竟然如此的习惯,这只能说明:素描不仅已经彻底改写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视觉,而且也已经彻底改写了中国人的传统视觉 ——不是素描让中国山水画失去了什么,而是素描已经让中国失去了山水画。 邸乃壮另一篇关于素描的文章 《再说“素描”》 我一直在说现当代中国山水画实际上已经是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山水了,很多人不接受。也难怪,至今没有证据证明中国的现当代山水画家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先学的素描而后才学的山水”,但我猜想其人数比例不会低于98%。 现当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是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山水了。 经过长期以来强制推行的全面素描教育,素描程序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山水画的体系中,彻底地改写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改写了中国画的视觉传统。 “先学素描而后学山水”,山水画就会呈现出只有经过长期素描训练后才会产生的一种与古山水不同的“特殊美感”,例如:整体感、立体感、空间感、质感,准确而适度的层次明度,以及对肌理的明确追求。没经过素描训练的古人,画的山、石、树木包括点、线等相对都保持着各自独立的状态,而经过素描训练的视觉会本能地将山、石、树木以及点、线都看成和画成为一个整体。 经过长期素描训练的手,在皴法上,会带上一种永远抹不掉的“排线”习惯,即使通过后来更长期的书法训练,也仍然难以改变。这种手迹习惯只要对古代山水笔法稍有点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仔细观察一下“40后”的那些山水画家的做画录象,注意看一下他们执笔的方式以及起笔落笔的节奏,都流露着一种很明显的画素描时留下的笔法控制习惯。 因为素描更接近日常视觉经验,所以山水画自从嫁接在素描基础上以后,比以前看上去更舒服。经过素描训练过的眼睛会在第一时间提炼出对象特征,所以现在的山水画看上去比古画更传统:在画面上方题字成为了集体无意识的永恒格式、墨迹一定要有湮润模糊外延、线条崇尚飞白曲折古拙、密密麻麻无节制繁衍的苔点成为了山水画主要语言…… 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山水画家艺术视觉成型之前,“素描”早就先入为主了。 也许我们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好,现在的电脑图像分析手段十分发达,我们可以抽取排名前100位的现当代山水画家,把他们的作品逐一放大,细看笔触;再将图像缩小,略看构图。从这些山水画的笔触、构图、技法以及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知识结构、艺术取向等要素,从他们以往的艺术学习课程,从他们每幅作品的形成过程,逐一去与古画和古代画家做对比、与素描作品和素描理论做对比……其结果就是一部震惊耳目的《素描是怎样改变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画卷!

7,素描风景画如何画

取景:用双手做出个框架去景 在取景要注意你主要勾画是什么和画中精彩的点,在构图中要把主要的东西最好放在重点片点的位置 这样有节奏感 做画步骤 :先打行 注意要知道大的明暗关系 和画中黑白灰的关系 在补大体色 将主要的色调扑上 注意要先画远景 注意虚实关系 用色彩拉开空间关系 在话中景和进景 (这只是扑大的色)节下来要深入刻画 我本人喜欢刻画中景 刻画后 在调整以下 看看大的关系还在吗 该强要在强调 该若的就要减弱(考试的话主要看最后的效果这样,在画的时候用笔要注意以下 做点笔触效果更好)注意的话 看看最后的效果会不会出现灰的情况 如果出现要懂得处理
铅笔素描风景画的艺术性 1.绘画的语言性、表达性 Sketch,素描。素描,顾名思义,是用简单的颜色对被画对象的形态、轮廓、体积、结构、质感的基木描绘。然而素描并不是简单的线条叠加,而是简洁的线条构成的一幅完整的作品。 素描起源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素描绘画中发现素描的魅力所在,然而素描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艺术形式,也是最美好的人类艺术的语言。素描的种类包括很多,它不单单是铅笔绘画,还包括所有用单一颜色绘画的形式。以我的观点来看,素描并不是注意那些许多外在的色彩以及绘画总体的绘画形式,素描最主要的是被画物体的神态和造型。一幅画,没有绚丽的颜色,没有过多的修饰物,那么用什么来传达绘画者的语言呢?那就是神态。神态就像一幅画的灵魂,灵魂是牵引整幅画成败的关键。如果一幅画构图完整,线条规整,只有神态没有完全表达意图,谁能说这是一幅完美的画?这就是我想说的绘画语言。 有许多名画也许人们并不能读懂它外在的塑形,但是有时却能看懂内在神态。神态是一种抽象的所在,更是无法用几个简单的文字能描绘的。绘画的语言性、表达性的特点就在于此。当一幅画画到了极点,你会觉得语言是苍白的,所有的表达也是多余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吧。也许是寥寥几笔的线条就会传达出不一样的信息。同样是线条,同样的颜色,作品其中的意味却是完全不同的。 z.素描形体塑造 素描的形态对于被画物来讲就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是为了接卜来的绘画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造型就不会有一个完整的图画。神态很重要,塑形则与神态旗鼓相当的重要。一个好的形态会使观察者更加愿意进一步地欣赏作品,以至体会作画人的心态。素描造型最基木的方面无外乎点、线、面、立体效果、色彩饱和程度等,当自如地把握这些方面的时候,素描的造型就会更加干净,给人一种清晰的感觉。线条的走向,以及线条的紧密都会影响整个绘画的塑形。因此素描的形体塑造是相当重要的方面。素描的形体塑造对整个绘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会直接影响到素描的整体形象,对于绘画的整体性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素描形象影响素描神态,这就可见素描对于塑形是多么重要了。三、铅笔素描风景画的技巧与方法 1.素描画前观察以及线条排布 素描画前观察是学习素描的起点,无论学习什么,绘画也好,语言也好,所有学习的前期准备都是观察。观察能使你理解从什么角度画画是最佳状态,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最佳诊释。成语“胸有成竹”就是绘画前观察的最佳状态,画前观察是在内心里给要画的东西定位,在心里打卜了草稿。当提起笔把心中的东西落实到纸上的时候就会比边想边画更具有整体性。在画前还要做的准备就是练习线条的排布,线条的排布决定素描绘画的画面质感。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线条要加密,使明暗对比强烈。暗面、灰面以及亮面的表现都是靠逐个的线条排布进行。画线条一定要果断,不能犹犹豫豫,那样画出来的东西不够干净,给人一种不够果敢的感觉。 z.风景透视画法 透视画法是绘画要具备的基木素养,不仅仅是为了绘画素描风景画而作的准备。养成透视观察的思想,无论画什么样的事物,如果单纯地为了画画而画画,那样的画成形会有一种不接近现实的感觉,不够立体就是这种绘画最大的表现。 透视画法是绘画的必修课,如果不会透视画法就没法正确地塑形,有时候凭想象的绘画不一定符合正常的科学性。视觉效果是为了让绘画达到在人眼看到的与绘画成图效果一致,然而想要达到最准确的塑形是需要长期练习的。 3.运用明暗对比表现图画的饱满 熟练地运用明暗间的对比也是绘画的基木功底,因为无论是素描还是其他绘画,只要是绘画就要有明暗。明暗是生活中正常的视觉效果以及生活现象,如果没有明暗对比就不会有整幅画的立体效果。立体的效果和透视画法是相辅相成的,然而明暗对比是透视效果的延伸。对于素描风景画因为木身颜色较为单一,如果不能熟练地运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就很难使画面真实。 绘画者在作画中很难把握神态处理,但是对于简单的明暗之间的对比就会更得心应手些。神态把握是在所有绘画基础上的另一方面的提升,然而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神态也无从表现。就像建一座城堡,地基根木就没有打好,然后就开始粉饰大城堡,外表再怎么花哨它都是个残次品,一阵风吹雨打就会使城堡毁于一旦。因此,所有基木的技巧都己经掌握后再考虑接卜来的每一步。 4.铅笔间的调换对于素描风景画的影响 铅笔间的调换是对于明暗的补充,有人这样说,“高手只用2R铅笔就能画出完美的作品”,我有些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是为了证明只有ZR铅笔作画的人是高手呢?还是证明运用铅笔调换的人不是高手呢?其实在绘画中,绘画者完成一幅完美的作品才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我认为运用铅笔的R数之间的转换也并不是什么不对的事情。 关于铅笔素描风景画只谈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在艺术方面天才是有的,但是多数的天才也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积累而成的,所以,在懂得运用技巧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努力练习。
千万别临摹 千万千万 学画技可以 临摹就等于走死路 相信我 要增加对画的 感觉 想法 多看名画 找各大名家共通的地方 这样才能算是学画画
一、取景  选景时可用一个跟画纸比例差不多的矩形框来取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手指组成距形框来取景,构图时注意所要表达的主体在画纸上不要太偏(左、右、上、下)。  二、形体结构  大的形体结构要准,这是素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例如画一幅有建筑的风景,首先绘出建筑的形体,透视要准,按照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画。  三、明暗调子  明暗是素描的灵魂,分黑、白、灰三大调子,例如风景画里由远到近是由亮到暗的原则。  初期开始画素描风景,用一支4b铅笔就可以了,掌握好对景物的虚实远近关系的表现后,可用炭笔或木炭条来作画,炭条作画有利于铺大面积的调子。透视关系来说,选择平行透视的景,有利于初学者表现;比较熟练了后,可画一些结构复杂的景物,如园林、亭阁等。总之,风景素描主观性比较强,它不象静物或人物画有明显的光影观察,风景素描需要更加整体的观察方法。  四、虚实  例如风景画由近到远、由主到次都是由实到虚来画,近处的画的具体写实点,远处的画的要括些虚一点 。  五、线条  近景笔处细且重,远景笔处粗且轻。
刚开始一定要临摹的临摹是一个很好的捷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你如果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就可以在别人的画上发展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更好的东西

文章TAG:素描入门山水画素描  入门  山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