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探测月球的火箭叫什么

嫦娥一号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2007年,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携带着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月球轨道 长征三号甲火箭运载火箭是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历时8年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叫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目前它的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系列吧

中国探测月球的火箭叫什么

2,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如图所示 1发射月

大于 1.3 增大 试题分析:(1)发射月球车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那么,火箭受到的推力大于自身重力;(2)地月之间的距离约为3.9×10 5 米,指令传播速度为3×lO 8 米/秒,因此指令传播的时间为: ;(3)月球车的车轮粗糙而且凹凸不平,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增大了摩擦力.点评:解决本题需注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要求;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分析时要结合实际情况.

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如图所示 1发射月

3,嫦娥二号是我国第一个探月火箭吗

不是的
神舟七号不是太空探测器,神舟七号为载人飞船,在现有的技术下,一般是不会离开地球的引力范围内,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地球、空间科学等进行实验,而太空探测器则是对太阳系除地球外其它行星卫星与各种天体:比喻,太阳,太阳系外恒星,黑洞,伽马射线超新星等进行观察与探测,是无人飞行器,可以飞离地球引力和太阳系向银河系进发的为太空探测器,长征二号是运载火箭,它是用来运送探测器,飞船,卫星探测器等上太空的,嫦娥一号是探月卫星,它主要是对月球进行探索,探测月球表面的成分及地理等,是绕月球轨道进行低轨道飞行,所以,它是探月卫星,

嫦娥二号是我国第一个探月火箭吗

4,中国发射首颗探月卫星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李春来28日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上表示,中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嫦娥一号”已圆满完成任务。今年3月1日,“嫦一”受控撞击月球的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 ---------------------------------------------------------------------- “嫦娥二号”最快明年奔月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计划将于明年下半年或后年上半年发射,而“嫦娥三号”计划将于2012年或2013年发射。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李春来28日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上表示,中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嫦娥一号”已圆满完成任务。今年3月1日,“嫦一”受控撞击月球的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 “软陆”降落月球 据法制晚报报道,李春来表示,根据计划,由“嫦娥一号”备份星研制的“嫦娥二号”,将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预计将于2010年下半年或2011年上半年发射。两个“嫦娥”主要有两点不同。首先是陆方式,“嫦一”是受控撞击月球表面,来进行“变轨”试验。通过对撞击月球表面瞬间的图象拍摄等方式,为今后探测器在月球软陆收集科学试验数据。而“嫦二”有望采取软陆的方式降落月球,来验证轨道控制等相关技术。其次,“嫦二”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比“嫦一”高出许多,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图象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嫦一”的空间分辨率是120米,“嫦二”则达到了10米。 2012年拟发“嫦三” 李春来还表示,“嫦娥三号”计划将于2012年或2013年发射。其在月球陆后,将分为两部分:陆器和月球车。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巡游,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巡游的范围可达5平方公里,在90天的时间中实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探测活动,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有关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 李春来介绍,探月工程三期,具有自动采样返回技术的月球探测器预计于2016年或2017年发射,预计在2017年实现首次无人采样返回地球的目标。 中国将发射印尼卫星 据新华社29日电: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29日表示,中国将于近日在西昌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通信卫星。 “帕拉帕—D”通信卫星是印尼卫星通信公司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订购的,发射成功后将为印尼、东盟各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提供卫星通信和广播传输等服务。

5,中国发射的探测月球的卫星叫什么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工作寿命一年。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该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根据我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5313134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将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技术难点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科研人员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长江七号
嫦娥1号,就是首颗发射的 10月24日,中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飞天”。
嫦娥一号

文章TAG:中国空间探月火箭中国  中国空间  空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