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CST100宇宙飞船的介绍

CST-100宇宙飞船是由美国波音公司出资和NASA研制的新型载人宇宙飞船,如同太空胶囊一般,用于未来私人空间站。飞船可在地球表面上空100公里的距离内进行短途飞行。这一新型宇宙飞船的外形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于探月的“阿波罗”宇宙飞船颇为相似,但体积比“阿波罗”号更大,比“猎户座”宇宙飞船的体积略小。2015年9月4日,美国波音公司正式将CST-100载人飞船命名为“Starliner”。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CST100宇宙飞船的介绍

2,猎户座飞船的介绍

00:00 / 01:13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猎户座飞船的介绍

3,美国猎户座与中国飞船有什么不同

猎户座飞船实际上是由两个飞行器构成,它们分别是:载人探测飞船(CEV)和货物运载火箭(CLV),往太空运输时人货分离,安全性更高。其中载人探测飞船由载人舱(包括逃逸塔,太空舱和用于推进的服务舱三部分)、驾驶舱、贮藏舱、登陆舱、返回舱组成,而神舟只有三个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它比神舟号要更大,最多可以搭载6名宇航员;另外由于采用了最新的热防护技术,猎户座飞船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神舟则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报废。因为体积更大,所以它的太空舱里有改进过的废弃物管理设备,包括一个微型野营式马桶和便溺管,生活条件要更舒适一些。总体概括一下,因为其融入了电脑、电子、维生系统、推进系统及热防护系统等领域的诸多最新技术,比咱们的确实要更先进更舒适一些
猎户座”飞船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星座计划”(constellation program)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可同时向国际空间站输送6名宇航员,并能够同时向月球输送4名宇航员。首飞时间最初定于2015年,但2010年初,因为资金短缺、进度拖后、设计思想有争议等原因,美国政府终结星座计划,猎户座飞船也随之成为泡影。后又通过计划。这是一个美国非常棒的研制成果,星座计划!!!

美国猎户座与中国飞船有什么不同

4,冷战最疯狂太空计划核弹推进的猎户座飞船

提起已故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你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他提出的“戴森球”理论,他假设高等智慧外星生命可能会建造一个包围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以此来捕获恒星输出的巨大能量。由于戴森球会导致恒星光谱数据的巨大改变,因此可作为搜索外星文明的线索。 相比赫赫有名的戴森球,戴森在1957年到1961年参与的“猎户座”计划就鲜为人知了,该是一个疯狂的核弹推进研究。 在上世纪50-60年代人了掌握核武器的早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迫不及待地开发核弹的另类用途,苏联尝试了使用核弹开矿和开凿人工湖,美国则计划利用核弹来开凿新巴拿马运河,并尝试将核弹应用在航天领域。 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在1957年启动了“猎户座”计划(Project Orion),招募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率队研制,目标是研制出实用化的核弹推进飞船。 “猎户座”计划背后的设想很简单,那就是将一堆原子弹依次投掷到太空飞船尾部引爆,利用核爆能量推进飞船高速飞行,这个概念也被称为核脉冲推进。 和传统化学能推进相比,核脉冲推进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在飞船内储存大量燃料,同时具有极高的推力和比冲,有望实现高速而廉价的星际旅行。按照疯狂科学家们的推算,使用氢弹的核脉冲推进技术可以将大型“猎户座”飞船的速度推进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以这种速度,从太阳系飞行到半人马座α星将花费47年时间,其中还包括了抵达目标前的减速时间。他们设想的最大型“超级猎户座”飞船直径400米,发射重量800万吨,内置核弹1080枚! 核脉冲推进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如何让飞船不被自身抛出的核弹炸毁,为此科学家们想出了绝妙的设计,他们首先在飞船尾部设置了一个厚重的金属推进板(Pusher Plate),圆形推进板中央有个圆孔用于投放核弹,并且整个结构与飞船之间通过缓冲装置连接。被投掷的核弹也不一般,一头含有金属推进剂,在核爆中会被汽化冲击推进板产生推力。按照戴森的构想,每秒投掷并引爆4颗核弹就能产生持续不断的推力。 研究团队制造了一个缩比“猎户座”模型,使用普通炸弹作为推进剂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但“猎户座”飞船有个始终绕不过去的缺陷,那就是在大气层内发射时会导致灾难性的核辐射污染,随着人们对核污染危害的日益认知,该项目于是和其他和平利用核爆的疯狂设想一样都在冷战中烟消云散了。

5,载人宇宙飞船的各国飞船

美国航天局日前(NASA)公布了一款最新研制的多用途载人飞船(MPCV),设计是以“猎户座”航天器的原型为基础,将作为未来美国宇航员进入外太空的全新运输系统,可同时携载4名宇航员前往火星。底部宽约5米,重量约23吨,可同时携载4位宇航员。为了进行测试,研究人员在丹佛南部的瓦特顿大峡谷特别建造了测试区。虽然多用途载人飞船的最终目标是火星,但是短期内美国国家宇航局还有其他的计划,比如首先使用它来支持国际空间站的一些任务。 “罗斯”号载人宇宙飞船是俄罗斯专家正在研制的新型载人宇宙飞船。如果研制成功后可以多次使用并能够将宇航员送往月球,而且这种飞船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新一代罗斯号载人飞船设计草图将于 2010年中期提交至俄罗斯联邦航天署,飞船将于2017年首次升空,从2018年起飞船将开始正式启用。俄罗斯联邦航天署载人航天项目主管克拉斯诺夫2009年4月曾表示,罗斯号载人飞船将能够同时把6名宇航员送至低地球轨道,或者把4名宇航员送至近月轨道。同时,飞船返回地面时货物装载能力也将有所加强,将能够携带500公斤的货物,而目前(2009年)的俄“联盟”号载人飞船返航时仅能携带250公斤的货物。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6,猎户座飞船的历史沿革

2004年1月14日,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沃克·布什对外宣布了太空探索远景计划,其中包括了当时被称为“载人探索飞行器”的猎户座飞船,次要目标是在2008年开始开发并测试新一代的航天飞船——载人探索飞行器,然后在2014年之前实施其首次载人航天任务。载人探索飞行器将可以替代(届时业已)退役的航天飞机,将宇航员及科学家运送至空间站中,但其主要目标是将宇航员运送到地球轨道之外的其它地方。制造猎户座飞船的部分原因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和之后的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以及白宫对美国航天载人航天任务现存问题的反思。它完全替代了还在概念阶段的轨道空间飞机(Orbital Space Plane,OPS),后者是之前X-33试验机计划失败后被提出来作为航天飞机的顶替方案。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前局长肖恩·奥基夫卸任后,该局的采购计划和策略发生了如上所述的重大变化。2004年7月,迈克尔·格里芬被任命为航天局局长之前,他以组长之一的身份参与了一个行星学会的研究“将人类送至更远的太阳系空间” ,该研究为星座计划提供了一个可负担且可实现的实施策略,因此可以从中探知未来猎户座相关计划的可能发展方向。由于格里芬是该研究的其中一个组长,因此可以推断他认同该研究的结论。而在他当上局长后也以实际行动支持达成该计划的目标。载人探索飞行器的原始策略后来出现了若干修改,这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探索系统架构研究中进行了相关说明。根据执行概述,该研究制定了一个“分阶段将人类探索范围延伸至低地球轨道空间以外的方法”,并具体建议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阶段一:“将重心放在开发新一代载人探索飞行器(CEV),完成国际空间站,以及退役过时的航天飞机之上。其中,在完成了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核心之后(大约需要6到7次的飞行任务),以及满足其它合作成员对完成国际空间站的需求所必须提供的最少附加分型任务之后,航天飞机将会尽快退役。航天飞机退役将会导致美国低轨道载人航天能力的缺失,而于此同时,退役所节省出来的资金,将用来加快新一代飞行器的开发计划,以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这一空缺时间。”阶段二:“必须开发更多附加组件,包括提高运载系统的功率以适应需要飞行数月的行星际载人航天探索扩展任务;以及居住舱、实验舱、燃料模块和推进模块,以适应将人类用送至月球、火星、拉格朗日点和某些近地小行星附近的目标。”阶段三:“载人行星着陆器的开发将在本阶段完成,以允许实施人类登陆月球,进而于2010年登陆火星的任务。”2005年9月19日,相关的研究结果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该研究建议2014年开始进行猎户座的载人飞行任务,并认同采用月球轨道集合的方法登陆月球。其中,低地球轨道版本的猎户座飞船,则可以将4到6人运至国际空间站,而登月版本则可以承载4人,登陆火星的版本可以承载6人。与此同时,还会发展一型类似于俄国进步号飞船的无人货运飞船版本。2006年7月下旬,美国航天局的第二次设计评审,导致了飞船设计的重大变化。起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想使用液体甲烷(LCH4)作为猎户座飞船(SM)的燃料,但是因为氧气/甲烷动力的火箭技术还不成熟,并且需要在2012年发射猎户座飞船,其在2006年七月下旬批准换成了自燃式推进器。该替换使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能在2011年前对猎户座飞船和战神I号火箭进行安全评估,并且能够填补将于2010年退役的航天飞机和第一次猎户座飞船的载人飞行之间潜在的空缺。2006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定洛克希德·马丁为猎户座的合约商,后者同时也是当前擎天神五号运载火箭外挂燃料箱的合约商。2007年4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波音公司签订了猎户座飞船合同的一项修改。更新后的合同延长了猎户座飞船计划2年设计时间,加入了2次猎户座飞船发射中断系统的飞行测试,并且删除了能对国际空间运送密封货物的原始设计。2007年5月《太空日报和防御报道》中的一片文章指出,被称为结构“606”的猎户座飞船登月舱的最新设计修订本中,服务模块会有一个外部的面板,其会在战神一号运载火箭火箭的第二次点火阶段后不久就脱落。相比之前的结构“605”,这项设计会节省1000磅的重量。2007年8月5日,一份报告称安全气囊着陆系统从下一轮猎户座飞船的设计(代号607)中移除了,其考虑到节省总重量,改成在任务结束时使用阿波罗形式的返回舱。2009年9月8日,奥巴马政府委托载人航天计划委员会发布了有关多个美国政府载人航天计划的长期规划检讨简报。其中需要实现的多个目标包括:对国际空间站的支持,低地球轨道以外空间(包括月球)的任务进展,以及商业空间工业的利用情况等。这些目标必须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这份检讨简报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人员及任务的安全性、生命周期成本、开发时间、对国内空间产业根基的冲击、促进创新鼓励竞争的潜力、从当前载人航天飞行系统过渡到未来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此外还会考虑到研究及开发量的估算,以及“为支持各种载人航天飞行活动所需要的辅助机器人活动”,并探讨2016年之后延长国际空间站运作时间的各种选项。2010年按计划,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新一代载人航天系统“猎户座”飞船将于2015年服役。“猎户座”飞船将担负美国人重返月球和载人探索火星的重任。登月任务的开发计划航天飞机退役后立即开始提速。其中的月球表面登陆模块(登月舱)以及重型起飞推进器会同时并行开发,并且在2018年即进入可以执行任务的状态,并最终于2020年在月球表面着陆。

7,猎户座飞船的配置性能

猎户座”飞船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星座计划”(constellation program)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可同时向国际空间站输送6名宇航员,并能够同时向月球输送4名宇航员。首飞时间最初定于2015年,但2010年初,因为资金短缺、进度拖后、设计思想有争议等原因,美国政府终结星座计划,猎户座飞船也随之成为泡影。后又通过计划。这是一个美国非常棒的研制成果,星座计划!!!
航天飞机等飞行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的速度为8千米/秒,而载人探测飞船的月球巡航速度更快,重返大气层时的速度高达11千米/秒。 除了外形以外,载人探测飞船的载人舱与阿波罗号飞船还有其他几处共同点,尽管它是美国新一代的载人飞船,但不少外界人士认为,它深受早期阿波罗飞船的设计思路影响,甚至有人说,它就是2.0版的阿波罗飞船。据时代周刊报道,猎户座飞船中与阿波罗飞船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1、载人探测飞船的载人舱直径更大(为5米,而阿波罗号飞船为1.2米),能搭载更多人和货物。2、载人探测飞船尾部的隔热层为烧蚀材料,将在飞行中汽化。阿波罗号飞船使用单张多层的尾部隔热板,隔热板的材料为铝和环氧树脂,能够吸收飞船重返大气层时产生的热量并融化。(这种隔热板和指令舱的其他部分一样都只能使用一次。)航天飞机使用陶瓷隔热瓦、隔热毯和增强碳树脂来吸收热量。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设计实现起来要比理论上难得多。载人探测飞船的隔热层最多可修复并重复使用10次,从而延长了飞船的设计寿命。3、载人探测飞船上的气囊确保飞船既可以在陆地回收,也可以在海上回收。而阿波罗号飞船每次都是在海面着陆并回收的。载人探测飞船位于发射助推器的上方,这样可以避免被掉落的碎片(比如泡沫塑料或冰块)击中。5、 空间更大,能携带4到6位宇航员,而阿波罗飞船最多只能承载3名宇航员。6、 装备有太阳能电池板,这将大大减少使用燃料电池和普通电池。7、 既能像阿波罗飞船一样降落于水中,也能依靠降落伞在干燥的沙漠地区着陆。8. 由高科技合成材料制成,重量显著降低,而具有强大处理能力的电脑令它的“大脑”更发达。

8,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有什么不同

宇宙飞船指的是位于火箭顶端的载人航天器,一般不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大型载人航天器,与飞船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飞机形状的机体。一般而言,“宇宙飞船”是指位于火箭顶端,利用火箭推力进入轨道,返回时利用降落伞等降落在空旷地带或海上的载人航天器。它的特点是:价格相对低廉,一般不可重复使用。实际发射时,飞船和火箭构成一个整体,在飞船的顶端还装有逃逸塔(实际上是一支小火箭),在火箭出现问题时自动点火,牵引飞船迅速飞离到安全区域。任务完毕后,飞船只有返回舱能够承受住再入大气层的高温,利用降落伞和缓冲火箭降落回地面;其余的部分留在轨道上成为太空垃圾,等待有朝一日坠落焚毁。由于飞船是一次性使用的,又因为飞船拥有逃逸塔等多种逃生手段,因此现阶段飞船的可靠性还是相当高的。历史上著名的飞船有苏联的“东方”号(单人,太空交会)、“上升”号(双人或三人,太空行走)、“联盟”号(三人,与空间站或“阿波罗”号对接);美国的“水星”号(单人)、“双子座”号(双人,太空行走和交会对接)、“阿波罗”号(三人,登月或与空间站对接)等。中国的“神舟”号飞船于2003年完成载人首飞,2006年完成双人多天飞行,2008年载三人太空行走,2011年与空间实验室无人对接,目前已经定型,从头到尾主要分为轨道舱(对接和气闸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与现阶段俄罗斯的“联盟TMA”飞船相似,但功能更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则是分为登月舱、指令舱和服务舱,指令舱相当于返回舱。目前美国正在研制“猎户座”飞船,预计将用它实现载人登陆小行星和火星。航天飞机(也称太空梭,space shuttle)则是可重复使用的大型载人航天器,与飞船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飞机形状的机体。航天飞机在发射时利用火箭推力从发射台垂直升空,着陆时则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降落在机场跑道上。与飞船相比,航天飞机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显著:航天飞机一次升空可载七名宇航员和大量物资,还可携带大型整件物品(如空间站舱段和哈勃望远镜),在建设国际空间站时成为主力;航天飞机可捕捉在轨卫星进行现场维修,甚至能将卫星带回地球修理;航天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过程较为舒适,使得专业科研人员只经过少量航天训练就可进入太空。然而,由于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机体渐渐老化,增大了故障发生的几率;航天飞机没有可靠的逃生手段,一旦出问题就会造成重大灾难;美国航天飞机发射时必须载人,用它来发射卫星显得代价高昂。终于,美国的所有航天飞机在2011年悉数退役,航天飞机时代结束了。美国一共制造了六架航天飞机:“企业”号、“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企业”号是验证机,其余几架都经历过太空飞行,其中“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分别在1986年和2003年发生事故损毁。除美国以外,苏联也制造过多架航天飞机,其中唯一成型的“暴风雪”号在1988年进行过无人太空飞行。美国的航天飞机分为轨道器、固体助推火箭和燃料箱三部分,轨道器也就是机体本身;助推火箭并联在机体两侧,可重复利用数次,也是最危险最不可控的部分;同样并联的燃料箱则是一次性的。苏联的“暴风雪”号则是并联在“能源”号火箭上,具备无人飞行能力,可惜仅发射过一次。此外,空间站的发展催生了专门用于货运的飞船。典型的货运飞船只能将货物送上空间站,由宇航员卸下货物并装上空间站的垃圾,待飞船再入大气层时烧毁。最早的货运飞船是俄罗斯的“进步”号,之后欧空局和日本分别研发了ATV和HTV,最近更有SpaceX公司的“龙”式飞船发射升空,并与空间站对接。与大多数货运飞船不同,“龙”飞船有运送货物回地球的能力,今后有望进一步改进为载人飞船。中国也将利用“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发展货运飞船,并将在“天宫三号”升空后进行首次试验。最后,还有将人或货物从一个空间站运往另一个空间站的运载工具——轨道转移飞行器(空间渡船)。苏联“联盟T-15”号飞船是史上第一艘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艘空间渡船。随着多空间站时代的到来,专用的空间渡船可能很快就将问世。

文章TAG:猎户座太空飞船猎户座  太空  太空飞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