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钓为什么要两个铅坠,筏钓是用一个铅坠还是两个好用
来源:整理 编辑:四国钓鱼 2023-09-07 20:44:59
1,筏钓是用一个铅坠还是两个好用

2,怎样用筏竿钓鱼
都是自己写的,抄来的没意思。 竿梢越小越密,筏竿基本来说就是要灵敏,一般都是挑竿头软的。竿头颜色是给自己看的不重要。不用理会多少个环,筏竿基本上看杆头灵敏度(特殊情况除外)。150元一下,基本都是属于偏硬的,很不推存。要买基本要150元以上,不然后悔。便宜点的(浮草2代,OSCARMA 将鳞,迪佳筏竿的竞技。贵的青波巧,IKADA等) 1.3 1.5 1.8 2.1米都一样,筏竿基本上承受硬拉就是2.5号线的力(硬拉超过2.5号线,竿子可能断),也就是说最多上2.5号的线(10磅)(硬拉,没卸力情况下,就算是“青波巧”,1500元以上的筏竿也一样)。就是10磅(越9斤多一点点),这样算能钓多大的鱼?在鱼咬到鱼钩情况下(不是鱼把钩吞进肚子里,吞进肚子里鱼就要线,线就可能断,要到钩到鱼嘴巴,鱼是咬不断钩的吧)加上轮子的卸力,10斤是可以的(10斤的鱼不等于10斤的力,鱼不是死的,鱼会发力。会超过10斤的。)不过还要点技术。 硬拉的话,只要钩在鱼嘴里,线没伤的话,5-6斤的鱼是没问题。 新用筏竿的人,都有个误区就是怕竿头软断,其实竿头是不受力的(只是用来传授鱼信),受力的是竿中间开始往后。 竿头断的9成都是自己撞到东西弄断的。 楼上的40斤鱼,什么竿筏竿都断了 ,筏竿钓10斤以上的鱼,是用的筏竿吗?!一、筏竿 筏竿,顾名思义就是海上渔筏或船上垂钓的一种钓竿。因其配有渔轮可放线搏鱼,也可抛投,可以说是大小统杀的利器。 筏竿一般多为两节插竿居多,也有部分是振出但极少。筏竿一般长度为1.6米到2.4米长左右,前节杆梢分布色彩鲜艳的颜色更利于观察鱼讯,杆梢多为实心玻璃纤维杆体,竿捎极软且富有弹性,稍有外力都能清晰的体现出来,杆稍导线环小而密集分布。筏竿尾节杆粗壮而质硬,杆身挺拔,即使遇到大鱼也能有良好的强度。筏竿高感度的杆梢就相当于手竿垂钓的浮漂,从鲫鱼鱼嘴轻触鱼饵到吃钩的任何鱼讯都会在杆梢上清晰的体现出来,我们也正式利用筏竿的竿捎灵敏,易观察,竿身挺拔具有抛投的特点,作为春季深水钓鲫鱼最好的武器。 二、钓具组合 合理的钓组搭配是垂钓的基础。筏竿串钩钓鲫鱼,讲究细线小钩轻坠的钓组。筏竿长度选用1.8米的就可以了,最好配备多轴承的2000型号的渔轮。串钩线组的搭配,主线采用1.5到2号的强力线,子线采用0.8号到1.2号的子线,采用麻花辫的方法连接。子线长为5厘米左右。钓钩为方便上红虫多采用有倒刺的鱼钩,一般多选用伊豆3—4号细条钩或丸也式5——7号的细条钩。一般三个钩就足够用了,铅坠采用5---10左右纺锤型铅坠。筏竿,因其渔轮与手把的持竿的距离较短所以多采用单手抛投。为方便抛投,拴串钩抛投的主线不宜超过60厘米。这样一副搭配合理,钓鲫鱼的钓组就搭配完成。 三、抛投与置竿的方法。 因为筏竿杆梢软不容易投准投远,所以多采用单手正劈投的方法,抛投时应正对抛投方向,将渔轮挡线环掰到抛投位置,用右手的食指轻压钓线,将筏竿置于身后,侧身引步,然后轻扬手臂,当钓竿接近45度角时右手松线,轻轻将线组抛出。整个过程要轻柔流畅不可使用爆发力,以准、轻、远为好。抛好线组后,将钓竿放置的方向与抛投方向形成45度角能更好的表现鲫鱼吃钩的信号。贴近水面用支竿架架好,贴近水面是为降低鱼线与水底的夹角有利于底栖的鲫鱼吃钩,更具有抗风性。同时紧线使竿梢微弯即可。 四、垂钓技法 筏竿串钩钓鲫鱼一般选择天气晴朗,气温稳定的微风或无风天气垂钓。钓点适宜选择鱼塘水库刚刚开化的深水区。 1、饵料的选择与上饵方法。 这个季节钓鲫鱼使用蚯蚓和红虫是首选饵料。钓大鲫鱼多采用蚯蚓.钓半大的鲫鱼多采用红虫.用蚯蚓时多采用红色鲜活的蚯蚓为好,整条蚯蚓上钩,为保持鲜活只钩蚯蚓的头部即可。用红虫多采用“横二竖三”的方法上钩方法。横二竖三就是先用鱼钩从红虫的中间(红虫的腰部)横着穿过两条,再顺着红虫的头竖着穿三条。这种上钩的好处是,横穿的两条红虫既能增大鱼饵体积引起鲫鱼的注意,而美味的红虫血又能起到快速诱鱼的作用。而竖着穿的三条红虫因为创伤小在水中存活的时间长更有利长时间等鱼上钩。垂钓时为增加诱鱼聚窝更快也可采用诱饵包到铅坠上打窝的方法垂钓。 2.“三扽一松”引逗法。 筏杆串钩钓鲫鱼在原则上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当长时间没鱼上钩,要采用三扽一松的引逗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筏竿渔轮的线档系环掰开,等钓线松懈。然后轻带钓竿让鱼线有节奏小幅度的跳动,一般是扽三下松一下,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让钓钩上的蚯蚓或红虫更加鲜活,刺激鲫鱼的吃食欲望,往往是刚刚松线就是一口,而且吃逗钩的鲫鱼都是大鲫鱼。把渔轮线的线档打开是为了不把串钩提离原来的窝点。操作方法如抛杆、矶杆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筏杆的钓组较为灵活,即可使用串钩,也可使用单钩。即可钓底,也可钓浮。由于筏杆较短,使用的铅坠较轻,所以一般采取单手抛投,与抛杆、矶杆相比,筏杆的灵敏度极高,在收线绷紧杆梢后,只需观察标示部分即可。杆梢的标示部分的轻微抖动即为鱼讯。筏杆,小巧轻灵,使用便捷,投掷距离与海杆近似,舞动起来煞是好看。常见为1.5---2.1m,两节并继,细小密布的过线环使主线紧贴竿梢,能有效分解大鱼上钩后产生的冲击力;极柔的竿梢,可作360℃回转,即便用力过猛,也会因此缓冲作用而不至断杆断线。 筏杆钓大鲫鱼: 农历霜降后,膘肥体壮,活动减少的大鲫鱼开始在离岸较远的深沟、深沱、大湖弯聚集准备过冬。筏杆+小爆炸[饵料:大澡鲫1袋、鲤鱼饲料约3两、面粉适量拌至粘软、入水后较长时间不散为宜、捏成算盘珠子大小]+40克滑动铅锤+定点[三根一组],投掷在离岸较远,水深在6---9米的弯、沟、沱约1.5平方米范围内。 筏杆钓翘壳、鲶鱼: 农立中秋后,天气渐冷,翘壳、鲶鱼以准备越冬,食量、活动范围、活动量开始逐渐减小。筏杆+40克滑动铅锤+单钩[2号子线、2号铜突钩,饵料:河虾、活菜板精、活小白条、2寸活小鱼鳅],找可能有翘壳、鲶鱼活动,水深在5---10米的大湖弯、崖腔、乱石沟、深沟下钓.1、钓具选择筏杆有1.6m、1.8m、2.1m等,竿尖分为硬细点和软尼龙竿尖。钓鱼朋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经济实力选择筏的长度和不同价格。用这根杆子不要太多,照顾太多也会失去一些鱼的时间。线组类似于线钩,分别为:母线(缠绕轮)、子线(连接八环吊坠和钩)、铅咬或穿过铁芯的导线。吊坠通常需要10-25克,这取决于吊杆的长度。钓钩最好是用一个长柄诱饵,如bolus或钩。2、钓饵红色的虫子是冬天钓鱼朋友的好诱饵。用细长的球钩刺穿红虫非常方便,可以交叉几个或绑几个球钩。小蚯蚓在筏子上的鱼竿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蚯蚓应用整个穿刺钩,新鲜时不要切断去杀。3、钓位木筏竿冬季捕鱼主要是大型水域,如水库、土坝等,可近可远。在一种情况下,渔民必须注意底部的状况,如悬挂,虾笼等。4、起竿筏杆是一种长距离的钓竿,只能通过观察竿尖的变化信号来判断。不同大小的鱼,鱼竿尖信号反映的变化是不一样的。极端信号分类:轻微“点头”、连续“点头”、“大弯”、直立“回线”。所有这些信号都应及时发出。基本上,可以获得不同大小的鱼。5、置竿木筏捕鱼有其独特的方式,一是“直立”,竿尖垂直向上倾斜;二是“扁平型”,竿尖是指鱼点的前端,略高于海岸线。在一个晴朗的冬天,你可以让钓竿的顶端直立,形成一个梯子的形状。温度合适。鱼是活跃的,有离开海底的习惯。无阳光低温冬季捕鱼日,可为平直型,此时鲫鱼都在底部觅食,这样就扩大了底部捕鱼区,鱼的比例会相对较好。竿梢越小越密,筏竿基本来说就是要灵敏,一般都是挑竿头软的。竿头颜色是给自己看的不重要。不用理会多少个环,筏竿基本上看杆头灵敏度(特殊情况除外)。150元一下,基本都是属于偏硬的,很不推存。要买基本要150元以上,不然后悔。便宜点的(浮草2代,OSCARMA 将鳞,迪佳筏竿的竞技。贵的青波巧,IKADA等) 1.3 1.5 1.8 2.1米都一样,筏竿基本上承受硬拉就是2.5号线的力(硬拉超过2.5号线,竿子可能断),也就是说最多上2.5号的线(10磅)(硬拉,没卸力情况下,就算是“青波巧”,1500元以上的筏竿也一样)。就是10磅(越9斤多一点点),这样算能钓多大的鱼?在鱼咬到鱼钩情况下(不是鱼把钩吞进肚子里,吞进肚子里鱼就要线,线就可能断,要到钩到鱼嘴巴,鱼是咬不断钩的吧)加上轮子的卸力,10斤是可以的(10斤的鱼不等于10斤的力,鱼不是死的,鱼会发力。会超过10斤的。)不过还要点技术。 硬拉的话,只要钩在鱼嘴里,线没伤的话,5-6斤的鱼是没问题。 新用筏竿的人,都有个误区就是怕竿头软断,其实竿头是不受力的(只是用来传授鱼信),受力的是竿中间开始往后。 竿头断的9成都是自己撞到东西弄断的。
3,钓鱼主线为什么装两个铅皮座怎么装怎么调怎么钓恳请师伯赐
钓鱼主线装两个铅皮座是因为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灵敏地感知到鱼是否有上钩双铅钓法就是在主线上使用两个铅皮座,直白讲就是把钓跑铅的铅坠重量分散开来变成两部分一部分悬浮在水中另一部分躺底,其中悬浮在水中铅坠的重量等于浮漂的浮力,底部铅坠则类似于小跑铅,这种方法比起跑铅和大铅坠触底要灵敏许多。主线双铅钓法的钓组制作相对简单一些,只是在我们平常使用的主线线组中,又加了两颗太空豆一个铅皮座,如下图所示:使用方法:主线双铅钓法在调漂时略为复杂一些!采用上铅带双钩半水调漂,这时下铅座处于无铅状态。调漂时根据浮漂吃铅量大小、钩重、目标鱼大小,调1目至多目。通常浮漂吃铅量小、钩重轻、钓大型鱼调目高一些,浮漂吃铅量大、钩重大、钓鲫鱼类小型鱼调目低一些。上铅带双钩半水调好目数后下铅皮座加铅,使双铅重量大于浮漂浮力。扩展资料:双铅钓法的优点非常适合野钓时大风、大浪、流水、走漂、水体特别深(悬坠钓法难以调漂时)或者水底特别凸凹不平时都可以使用双铅钓法。由于是双铅,重量大,钩饵下水迅速,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水中的杂鱼影响。由于上铅重力等于浮漂的浮力,根据水情我们只要调节下铅皮座重量就可以了。如果水流较大就可以适当的增加铅皮。1、鱼漂到鱼汛能清楚表现在鱼漂上。铅皮座是为了防止铅皮伤线的一种保护装备。2、主线装两个铅皮座,铅皮为细长的,装两个铅皮座是增加铅皮宽度减少铅皮截面积减少下降水阻力。3、在主线安装顺序:1粒太空豆---1个管式铅皮座---1粒太空豆---1粒太空豆----1个管式铅皮座---1粒太空豆。4、调平水钓1-2目。5、有小鱼闹窝时,饵料-比重大,粘、雾化少,搓饵细长型(快速下降)味型以粮食本味为好。加稍多的长丝拉丝粉。6、钓组-细长身短脚短尾,吃铅要大浮漂下降快减少翻身快和下降时间。子线要适当变短,减少子线摆动时间。C、调漂-如果下层大鱼开口情况好动作大,可用跑铅或钓顿(比如调一钓三)加大铅量,开口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只有调灵了。7、钓技-抛杆满,深度压水线,铅和拉水线压力双重力使浮漂快速翻身下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饵抛离窝点左右一米远的地方,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线组的制作和基础动作要学竞技钓,线组的制作也是基本功,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在比赛中是很麻烦的。线组的制作我分2部分说,分别是主线制作和子线制作方法。主线的制作需要质量好的专用主线一盘,一般有颜色,标注着“へら道系”是日文名,表示钓鲫专用主线(国产钓线也这样标,很无奈)。1个橡胶漂座(根据预计使用的浮标选择大小)。1个8字环。6颗太空豆(按线经选择较紧的,直径不用太细,不用那种枣核型的)。1个塑料铅皮座。制作方法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2种,我一般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先在线头处作双节,然后连接竿稍(两种方法见下图) 放线到超过杆长10厘米截断。然后依次穿上2颗太空豆—漂座—3颗太空豆—铅皮座—1颗太空豆—绑8字环。推荐8字环绑法如下: 要注意打结和穿太空豆时线最好先蘸水,防止磨擦伤线。如果是为了钓浮,还应该在铅皮座上下各加一颗太空豆防止其移位(也可以换成市面上那种橡胶材料的铅皮座就不用太空豆了)。这样制作出来的是齐竿线,一般情况下最好用。 子线的制作也很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子线强度和长短一致(换钩后不用再次调漂)。绑子线先根据目标鱼的特点准备合适的子线(标记有へらハリス那种)和钩子,以及几样小工具(用来确定子线长度的板子、打结用的小*子、定双钩距的尺子或者固定距离的挂钩物)。具体的绑制方法参见程老师的《名词解释》图片说明(抽出的线头按同样方法绑另一钩) 注意要绑的一样长应该做到截取的子线长度一样、绑钩时留的线尾一样长、绑钩的圈数一样、双钩距一样,多多练习就能绑出整齐美观的子线了。也能用绑钩器,要注意拉紧钩结和向上取钩时容易伤线,子线一旦受伤就作废重来,不要搓合哦。子线和8字环的连接可参照下图说说最基本的动作:抛竿,一般都是*“荡”出去的,风大的天气可以横向侧抛,要求是抛准(落点集中在直径30内)轻落。主要是手法问题,只能*多练习了。提示1点—饵坠的落点偏出后可以修正漂的落点,最后饵落底的位置一般是漂坠之间。扬竿,新手最容易“现眼”的环节,关键是防止动作粗猛,就是说扬竿动作分两步,先刺鱼—要短促有力,这个动作幅度不可大,做到钩不出水。然后感觉有没有中鱼?有多大?再决定是溜?是飞?还是起竿换饵。练习扬竿和抛竿动作要尽可能简练、幅度小,为比赛时节省体力、防止和邻位缠绕塑造好习惯。压水,有3个目的,一是通过压水使漂目回升后保持稳定(表面张力原因浮标下沉和回升到位后的目数是不一样的,如果调漂时压水后漂目也不稳定说明附表质量有问题)。二是防止风线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三是通过压水把浮标拉回一些,送竿后保证水线是上下垂直的。压水的动作是抛竿后待浮标立起,匀速将竿尖向水下压,使风线没入水中并拉回浮标,维持1-2秒后匀速将竿收回到正常位置,并略向前送一下。压水过程中浮标有可能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回升到钓目,关键是动作要轻揉、匀速,防止饵脱落。调漂时可以大幅度压水或者反复压水。握竿的手法,竞技钓一般全程将竿握在手中,只有换线、抄鱼等情况下才放在竿架上。所以是比较累人的,常用的手势是长竿、战斗竿用手握竿把底端20厘米处,竿把抵在小臂下(利用杠杆原理省力)。短竿、轻竿用手枪式,竿把抵在手心,手指自然握住,食指伸直压在竿把上部或侧部。上饵,先捏取适量饵料搓成圆柱状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拇指尖分成2等份,一份留在拇指甲上。握竿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子线中部,上饵手将下钩压在饵料下端,向上稍拉入饵团同时用上饵手三指搓成需要的形状(如子线缠绕这时可用握竿手两指搓动,一般会分开),然后用握竿手无名指将双子线前后分开,上饵手用同样方法将拇指上另一份饵料搓在上钩。也有人先装上钩饵的,我觉得速度差不多,看个人习惯了(这段看不明白的话请您向周围的老手请教或者参看程宁的教学光碟)。摘钩,这里只就使用摘鱼钢针给个提示——上饵手抓子线中部(摘大鱼不可抓紧)把鱼提到鱼护口的钢针上,先向上拉使钩挂住钢针然后再向后下方压,这样可防止子线在钢针上磨擦受伤。2钩都中同一条鱼时可用钢针从双子线之间伸入,先摘鱼嘴的钩,往往挂身的钩会跟着脱开。还有就是上饵和摘鱼时都要注意竿不能指向侧方,和前面说的一样,为了防止比赛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平时要养成好习惯。 谈谈调漂。这个问题其实不好说,因为流派很多,都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里我只谈谈自己的认识,给出一个最稳妥的调钓方法,更好的技术等待您以后自己去探索、完善罢。调漂首先要认识浮标,我认为何蔚蓝老师提出的“浮标既是显示器又是控制器”的观点一语中的。浮标能显示线组的位移(注意是“整个线组”),给出可见的信号,更重要的是通过调节浮标的上下位置能改变线组在水中的状态,这才是我们调钓的根本依据。浮标把钩饵都悬离了水底时线组处在完全绷紧的状态,对受到的外力传导最快。反之当钩饵触底甚至躺底时线组松弛小的力就传不到浮标了。这是我们讲“灵、钝”的基础。说到底调漂就是使浮标能够准确及时地显示线组的受力情况,而浮标的调整应变就是改变线组松弛状态和钩饵在水中的位置,使其适合鱼就饵的习惯。这两者很多时候是矛盾的,就需要我们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段不理解可以略过)竞技钓是在台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最大特点就是“悬坠”(近年发展也包括“跑铅”等新技术,现阶段暂不考虑),我们调漂首先就是要把坠重减少到小等于浮标的浮力,使线组悬浮在水中,漂尾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这就是定“调目”。第二步通过移动浮标使钩饵位于我们希望的深度,线组处于既定的状态,这个状态要*我们通过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结合经验来判断。在调钓过程中,要注意几个环节:1、调目要找精确,修剪铅皮要从多到少,调小漂时往往最后甚至只能用在表面刮掉一些毛刺的方法来调整。我前文已经说过了,调漂要深压水,通过压水漂目才能稳定在同一位置,调目是后续调整的基础,不可马虎。定调目要根据钓法和战术来选择,基本的方法是定在漂尾的一半目数(比如7目尾定在4目,11目尾定在6目)。2、要称钩重和饵重,所以我推荐不挂钩调漂—空钩称重—挂单饵称重—找底—定钓目的程序。这种方法比较繁琐,但却是打好基本功的好办法,只有对钩重、饵重都心中有数,才能在后面的变化中有的放矢。3、找底要多验证几次,水底情况比较复杂,多试几次可以防止找过底或者没找到,而且在钓点底不平的时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数。4、定钓目的时候要注意两个盲区,一是双钩距较大时可能出现在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到两饵触底之间漂目没有变化,二是在双饵卧底到8字环触底之间漂目变化很小,处在这两个区间时可能您移动浮标后示目并没有发生。所以只能*经验来判断双饵的状态了。还有就是定钓目也要压水(不要压得太狠抖掉了饵)。说说调漂步骤首先组装好线组,不挂钩。把水线减到接近水深,但要确保不触底,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线重的影响。配一块大于漂浮力的铅皮,抛竿看看配重差多少,浮标下得越快说明铅皮超重的越大。接下来修剪铅皮,超重的多就多剪一点,越接近预定调目就越要少修剪,防止减多了过了调目。万一减过了,建议您还是换块铅皮重新开始吧,多练几次就掌握了。调好了目数后挂钩再抛竿,看看示目的变化,比如由4目变成了2目就说明单钩约重1目。然后再挂单饵(每颗钓饵大小要尽量均匀)看看示目变化,称出饵重。然后挂双饵上移浮标,反复多次直到露出水面的示目达到预定的目数(现阶段钓目定在和调目一样)。这是最基础的调漂方法(线组状态偏钝),以后再学习拉饵、轻饵、钓滑鱼、轻口等不同鱼情还要去学习更有针对性的调漂方法。 谈观漂也叫做读漂、摘口等等,就是分辨并抓住浮标反映出来的有效信号。难点1是抓住微小的动作,2是分辨真假信号。其实观漂和其他钓鱼技术一样,都不是独立单项,从前几章节就可以看出来,各项技术是环环相扣,互为基础的,在实际应用中任何环节的差错都会造成遗憾。所以谈观漂也要建立在对鱼情判断准确、钓具适宜和调钓合理的基础上。我们谈抓动作首先就要对使用的特性做到了如指掌,因为很多微小的动作仅仅是表现在与正常状态的细微差别上,如果不清楚浮标的特性、不知道正常动作是什么就无法分辨出这些信号了。第二就是要把调漂的功夫下好,动作不好看的大部分原因是没有调校准确,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调校浮标的目的就是使线组状态适合鱼就饵的习惯,并且能够最有效的传导上水面形成可视信号。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好空谈摘口就没有意义了。真的不知道,见过一个四川老头那样钓的。他是单购,上边一个大铅皮,下边钩子附近一个小铅皮,至于调漂还真的没有见过。线组的制作和基础动作要学竞技钓,线组的制作也是基本功,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在比赛中是很麻烦的。线组的制作我分2部分说,分别是主线制作和子线制作方法。主线的制作需要质量好的专用主线一盘,一般有颜色,标注着“へら道系”是日文名,表示钓鲫专用主线(国产钓线也这样标,很无奈)。1个橡胶漂座(根据预计使用的浮标选择大小)。1个8字环。6颗太空豆(按线经选择较紧的,直径不用太细,不用那种枣核型的)。1个塑料铅皮座。制作方法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2种,我一般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先在线头处作双节,然后连接竿稍(两种方法见下图) 放线到超过杆长10厘米截断。然后依次穿上2颗太空豆—漂座—3颗太空豆—铅皮座—1颗太空豆—绑8字环。推荐8字环绑法如下: 要注意打结和穿太空豆时线最好先蘸水,防止磨擦伤线。如果是为了钓浮,还应该在铅皮座上下各加一颗太空豆防止其移位(也可以换成市面上那种橡胶材料的铅皮座就不用太空豆了)。这样制作出来的是齐竿线,一般情况下最好用。 子线的制作也很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子线强度和长短一致(换钩后不用再次调漂)。绑子线先根据目标鱼的特点准备合适的子线(标记有へらハリス那种)和钩子,以及几样小工具(用来确定子线长度的板子、打结用的小*子、定双钩距的尺子或者固定距离的挂钩物)。具体的绑制方法参见程老师的《名词解释》图片说明(抽出的线头按同样方法绑另一钩) 注意要绑的一样长应该做到截取的子线长度一样、绑钩时留的线尾一样长、绑钩的圈数一样、双钩距一样,多多练习就能绑出整齐美观的子线了。也能用绑钩器,要注意拉紧钩结和向上取钩时容易伤线,子线一旦受伤就作废重来,不要搓合哦。子线和8字环的连接可参照下图说说最基本的动作:抛竿,一般都是*“荡”出去的,风大的天气可以横向侧抛,要求是抛准(落点集中在直径30内)轻落。主要是手法问题,只能*多练习了。提示1点—饵坠的落点偏出后可以修正漂的落点,最后饵落底的位置一般是漂坠之间。扬竿,新手最容易“现眼”的环节,关键是防止动作粗猛,就是说扬竿动作分两步,先刺鱼—要短促有力,这个动作幅度不可大,做到钩不出水。然后感觉有没有中鱼?有多大?再决定是溜?是飞?还是起竿换饵。练习扬竿和抛竿动作要尽可能简练、幅度小,为比赛时节省体力、防止和邻位缠绕塑造好习惯。压水,有3个目的,一是通过压水使漂目回升后保持稳定(表面张力原因浮标下沉和回升到位后的目数是不一样的,如果调漂时压水后漂目也不稳定说明附表质量有问题)。二是防止风线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三是通过压水把浮标拉回一些,送竿后保证水线是上下垂直的。压水的动作是抛竿后待浮标立起,匀速将竿尖向水下压,使风线没入水中并拉回浮标,维持1-2秒后匀速将竿收回到正常位置,并略向前送一下。压水过程中浮标有可能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回升到钓目,关键是动作要轻揉、匀速,防止饵脱落。调漂时可以大幅度压水或者反复压水。握竿的手法,竞技钓一般全程将竿握在手中,只有换线、抄鱼等情况下才放在竿架上。所以是比较累人的,常用的手势是长竿、战斗竿用手握竿把底端20厘米处,竿把抵在小臂下(利用杠杆原理省力)。短竿、轻竿用手枪式,竿把抵在手心,手指自然握住,食指伸直压在竿把上部或侧部。上饵,先捏取适量饵料搓成圆柱状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拇指尖分成2等份,一份留在拇指甲上。握竿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子线中部,上饵手将下钩压在饵料下端,向上稍拉入饵团同时用上饵手三指搓成需要的形状(如子线缠绕这时可用握竿手两指搓动,一般会分开),然后用握竿手无名指将双子线前后分开,上饵手用同样方法将拇指上另一份饵料搓在上钩。也有人先装上钩饵的,我觉得速度差不多,看个人习惯了(这段看不明白的话请您向周围的老手请教或者参看程宁的教学光碟)。摘钩,这里只就使用摘鱼钢针给个提示——上饵手抓子线中部(摘大鱼不可抓紧)把鱼提到鱼护口的钢针上,先向上拉使钩挂住钢针然后再向后下方压,这样可防止子线在钢针上磨擦受伤。
文章TAG:
筏钓为什么要两个铅坠筏钓 为什么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