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鲢鱼和鲶鱼的区别

鲢鱼和鲶鱼的区别在于:生物学科属、生活习性、外部特征及营养价值。1、生物学科属的区别:鲢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鲢亚科、鲢属、鲢种鱼类。鲶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鱼类。2、生活习性的区别:鲢鱼属中上层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鲶鱼生活在中下层,属夜行性动物,为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3、外部特征的区别:鲢鱼体形侧扁,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鲶鱼的嘴边长有像猫的胡须一样的触须,起码在上颚上方有一对,有的嘴边还有一对,有的下颚还有一对,许多鲶鱼背上有脊骨,有胸鳍,脊骨上可能有毒腺,被刺中会感到疼痛和伤害,所有的鲶鱼都没有鱼鳞,它们的表皮赤裸,或者覆盖着骨质的盾片。4、营养价值的区别:鲢鱼味甘性温,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散热的功效,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鲶鱼味甘性温,有补中益阳,利小便,疗水肿等功效,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鲶鱼的鱼子有杂味不宜食用。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鲢鱼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鲶鱼
鲢鱼有花鲢,也有白鲢,是四大家鱼之一,为普通鱼类;而鲶鱼有多种,有革胡子鲶,金丝鲶,沟鲶(小口鲶),大口鲶等!其特征如上位朋友所说!
鲶鱼属鲶目,与脂鲤、鲤和一些鲤科的小鱼有亲缘关系。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可以归为同一骨鳔总目;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应属于骨鳔目下面不同的亚目,鲶鱼属于鲶亚目,脂鲤、鲤和鲤科小鲤鱼属于鲤亚目。 鲶鱼的特点是嘴边长有像猫的胡须一样的触须,起码在上颚上方有一对,有的嘴边还有一对,有的下颚还有一对。许多鲶鱼背上有脊骨,有胸鳍。它们的脊骨上可能有毒腺,被刺中会感到疼痛和伤害。所有的鲶鱼都没有鱼鳞,它们的表皮赤裸,或者覆盖着骨质的盾片。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同。近些年来发现内地养殖的鲢鱼有退化现象,主要是个体小,成熟亦有提前情况,因此应该注意引进原产地苗种,提纯复壮。
鲢鱼也称白鲢,是四大家鱼之一,为常养的表层鱼种。而鲶鱼原多为野生,但现也人工养殖,为底层鱼,食性为肉食。头大而扁,阔嘴,无鳞。有诗曰:眼中无金星,身上也无鳞。一张大阔嘴,专会吃别人。

鲢鱼和鲶鱼的区别

2,鲢鱼和鲇鱼很象怎么区别它们各有何特点

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可以归为同一骨鳔总目;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应属于骨鳔目下面不同的亚目,鲶鱼属于鲶亚目,脂鲤,体量可达68千克的蓝鲶鱼;身长达1米,体重可达12千克的淡水鲶鱼;它们都是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一带居民的主要食用鱼之一。海水鲶鱼则栖息在热带地区的海岸附近、墨西哥亚基河鲶鱼等几种数量稀少,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在池养条件下。 鲢鱼也是大型鱼类.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5-2公斤较好,还有刚孵出来的小鱼含在口中,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各鳍色灰白,两侧及腹部白色。(图1-6)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近些年来发现内地养殖的鲢鱼有退化现象,主要是个体小。鲶鱼喜欢潜游水底,晚上比白天更为活跃。它们多数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都吃。鲶鱼雌雄都承担养育后代的义务,善跳跃,背部青灰色、鲤和鲤科小鲤鱼属于鲤亚目。 鲶鱼的特点是嘴边长有像猫的胡须一样的触须,起码在上颚上方有一对。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同,被刺中会感到疼痛和伤害。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头较大。鲢鱼性急躁。大部分栖息在淡水中。最小的一种鲶鱼身长只有4~5厘米,而欧洲的一种大鲶鱼体长可达4;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有的嘴边还有一对,有的下颚还有一对。 尽管鲶鱼品种繁多。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分布广泛,但也有巨鲶鱼、鲢子。体形侧扁.5米,体重可达30O千克,差异之大可见一斑。所有的鲶鱼都没有鱼鳞,它们的表皮赤裸,或者覆盖着骨质的盾片。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许多人喜欢饲养体型较小的鲶鱼。多种体型较大的鲶鱼可以食用,是人们垂钓的目标和饭桌上的菜肴。如身长达1.5米。许多鲶鱼背上有脊骨。从穿过山脉水流湍急的河流,到缓缓流淌甚至静止不动的湖水,都可以看到它们,属濒危动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鲶鱼属鲶目,与脂鲤、鲤和一些鲤科的小鱼有亲缘关系,成熟亦有提前情况,因此应该注意引进原产地苗种,提纯复壮,如褐色大头鲶鱼还会挖洞来抚养和保护它们的子女。雄性海鲶鱼会把弹球般大小的卵。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它们的脊骨上可能有毒腺,属于海鲶科和鳗鲶科的鲶鱼则在海中栖息。淡水鲶鱼广泛地分布于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淡水区域,有胸鳍,宝贝之极。 各种鲶鱼在身长和体重上的差异比较大。 现存的鲶鱼大约有2500种,分别属于30个科,长达1。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如果饵料充足的话,1龄鱼可达到0.8公斤上下。适宜上市的食用商品鲢鱼,体重在1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937220.html
百科里有详解。 据说鲶鱼和鲇鱼其实是一种鱼,不记得哪个是笔误了 鲢鱼就是菜场经常有卖啊鲢鱼和鲇鱼感觉完全不像啊。 你说的是鲶鱼和鲇鱼吧?我其实也说不清啦,不过建议你百度搜索一下,身体窄窄的,多刺,类似于白色的鳞片
鲢鱼有鳞 鲇鱼没鳞

鲢鱼和鲇鱼很象怎么区别它们各有何特点

3,鲶鱼和鲢鱼的区别

鲶鱼属鲶目,与脂鲤、鲤和一些鲤科的小鱼有亲缘关系。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可以归为同一骨鳔总目;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应属于骨鳔目下面不同的亚目,鲶鱼属于鲶亚目,脂鲤、鲤和鲤科小鲤鱼属于鲤亚目。 鲶鱼的特点是嘴边长有像猫的胡须一样的触须,起码在上颚上方有一对,有的嘴边还有一对,有的下颚还有一对。许多鲶鱼背上有脊骨,有胸鳍。它们的脊骨上可能有毒腺,被刺中会感到疼痛和伤害。所有的鲶鱼都没有鱼鳞,它们的表皮赤裸,或者覆盖着骨质的盾片。 现存的鲶鱼大约有2500种,分别属于30个科。大部分栖息在淡水中,属于海鲶科和鳗鲶科的鲶鱼则在海中栖息。淡水鲶鱼广泛地分布于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淡水区域。从穿过山脉水流湍急的河流,到缓缓流淌甚至静止不动的湖水,都可以看到它们。海水鲶鱼则栖息在热带地区的海岸附近。鲶鱼喜欢潜游水底,晚上比白天更为活跃。它们多数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都吃。鲶鱼雌雄都承担养育后代的义务,如褐色大头鲶鱼还会挖洞来抚养和保护它们的子女。雄性海鲶鱼会把弹球般大小的卵,还有刚孵出来的小鱼含在口中,宝贝之极。 各种鲶鱼在身长和体重上的差异比较大。最小的一种鲶鱼身长只有4~5厘米,而欧洲的一种大鲶鱼体长可达4.5米,体重可达30O千克,差异之大可见一斑。许多人喜欢饲养体型较小的鲶鱼。多种体型较大的鲶鱼可以食用,是人们垂钓的目标和饭桌上的菜肴。如身长达1.5米,体量可达68千克的蓝鲶鱼;身长达1米,体重可达12千克的淡水鲶鱼;它们都是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一带居民的主要食用鱼之一。 尽管鲶鱼品种繁多,分布广泛,但也有巨鲶鱼、墨西哥亚基河鲶鱼等几种数量稀少,属濒危动物。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鲢子。体形侧扁,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鲢鱼性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同。近些年来发现内地养殖的鲢鱼有退化现象,主要是个体小,成熟亦有提前情况,因此应该注意引进原产地苗种,提纯复壮。 鲢鱼也是大型鱼类,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1龄鱼可达到0.8公斤上下。适宜上市的食用商品鲢鱼,体重在1.5-2公斤较好。
吃!
正面看鲶鱼是圆的 鲢鱼是扁的
鲶鱼属鲶目,与脂鲤、鲤和一些鲤科的小鱼有亲缘关系。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可以归为同一骨鳔总目;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应属于骨鳔目下面不同的亚目,鲶鱼属于鲶亚目,脂鲤、鲤和鲤科小鲤鱼属于鲤亚目。 鲶鱼的特点是嘴边长有像猫的胡须一样的触须,起码在上颚上方有一对,有的嘴边还有一对,有的下颚还有一对。许多鲶鱼背上有脊骨,有胸鳍。它们的脊骨上可能有毒腺,被刺中会感到疼痛和伤害。所有的鲶鱼都没有鱼鳞,它们的表皮赤裸,或者覆盖着骨质的盾片。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鲢子。体形侧扁,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鲢鱼性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图1-6)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黔鱼(又名梭边鱼):“梭边鱼”渊源要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说起,当时的四川自贡盐商徐氏以家传腌菜,辅之各种天然香料药材烹制河鱼,烹出的鱼,口感麻辣鲜香、肉质细嫩爽滑。而所烹之鱼,选自金沙江流水河鱼,无鳞独刺,此鱼秋冬喜到江边觅食,当地方言“梭边”,由此,“梭边鱼”亦成为当时千年盐都自流井边的一道江湖大菜,名震三江。 钳鱼,又叫斑点叉尾鮰,因其肉厚无刺,皮滑肉嫩,肥美味浓,钳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大鲜、大补的特点,通常用来做成煲仔菜,尤适合用榨菜来焖制,以吊出其鲜味,吃时钳鱼鲜美嫩滑,别有一番滋味。
同意楼上的,味道不错!

鲶鱼和鲢鱼的区别


文章TAG:鲢鱼和鲶鱼哪个更好鲢鱼  鲶鱼  哪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