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级上册默写一首你积累的古诗

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级上册默写一首你积累的古诗

2,古诗词默写填空10分小题1请将下列古诗词默写完整 nb

小题1:①相随饷田去。 ②北斗阑干南斗斜。③鸡声茅店月。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⑤年少万兜鍪。⑥全仗你抬声价。⑦采桑径里逢迎。⑧只有香如故。小题2:如: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小题1: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注意根据提示对出下句,注意“饷”“ 阑干”“ 兜鍪”的写法。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古诗词中带“酒”字的连续两句。

古诗词默写填空10分小题1请将下列古诗词默写完整 nb

3,三年级上册古诗

三年级上册古诗《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年级上册古诗

4,古诗文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 每空1分6分小题1 nb

略 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诗文默写题,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第四是记清楚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所以默写时,除了要注意“泽、凌、绝、抵”等重点字,还要注意“表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俯视一切的、描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等提示语,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的完整性。

5,默写古诗每空1分共8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1)凭君传语报平安 (2)独坐幽篁里 (3)不要悲伤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4)思君不见下渝州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正是江南好风景 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1)——(6)小题,均属于直接型默写题,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但要注意背诵时将字记忆清楚,如“幽篁”“渝州”的写法,要注意(3)中是“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小题1:凭君传语报平安 小题1:独坐幽篁里 小题1:不要悲伤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小题1: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题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6,诗词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9.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3.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7,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春 晓 (孟 浩 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村居 (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扬 柳 醉 青 烟。 儿 童 放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所 见 (袁 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小池 ( 杨万里)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 赠刘景文 (苏 轼)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最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山行 (杜 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唯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赠汪伦 (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 一 岁 一 枯 荣 。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 , 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蝶 , 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九 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文章TAG: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三年  三年级  年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