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静夜思李白诗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诗词

2,古诗 静夜思

李白四绝嘛,全文如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错了,是五绝~~

古诗 静夜思

3,古诗静夜思

  《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词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来源:http://www.slkj.org/b/682.html

古诗静夜思

4,儿童古诗三百首1到9岁

静夜思
给您推荐几首:《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静夜思的诗词

《静夜思》【年代】盛唐【作者】李白【体裁】诗歌原文【明代版本】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宋代版本】 床 前 看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山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过崔八丈水亭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有什么求详细的

1.敕勒歌 北朝名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2.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3.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完整请查阅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500首(宋整版)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丼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qio觋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https://www.docin.com/p-2404129878.html
1.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 《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4. 《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00首行吗? 100首的地址http://wenku.baidu.com/view/f3b25f661ed9ad51f01df280.html 300首的话建议你去书店买书,书店里基本都会有的卖的

7,静夜思古诗每句诗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静夜思【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标签:唐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思乡 月亮 诗 其他 情感 景色译文 注释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文章TAG:幼儿必背古诗300首静夜思幼儿  古诗  300  
下一篇